I.产品的制备:
步骤1:准确称取mgFeCl3·6H2O于烧杯中,加水充分溶解,分批加入适量浓氨水,搅拌、过滤、洗涤、干燥。步骤2:将Fe(OH)3、乙二胺四乙酸(H4Y),水加入三颈烧瓶中,搅拌,80℃水浴反应1h,加入Na2CO3溶液,发生反应:2Fe(OH)3+Na2CO3+2H4Y=2NaFeY·3H2O+CO2↑+H2O。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晾干后得产品。
(1)利用FeCl3和氨水的反应制备Fe(OH)3,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实验中需要控温在80℃反应1小时,最佳的加热方式是
(3)方案的缺点:氢氧化铁沉淀成胶体状态,难以过滤和洗涤。为使沉淀颗粒增大,实验中往往可以采取
Ⅱ.测定所制取样品中铁的含量(EDTA标准溶液滴定法)
取20.00g样品溶于水,然后将其中的铁元素用萃取剂从配合物中“反萃取”出来并配成250mL溶液,取出25mL加入过量的30.00mL0.1600mol/LEDTA标准溶液并加热煮沸,充分反应后,再用0.2000mol/L的Zn2+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EDTA至终点,消耗Zn2+标准溶液体积为5.00mL。
已知:Fe3+、Zn2+与EDTA反应的化学计量比均为1:1。
(4)实验室进行萃取操作时,需要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放气,正确的放气图示___________。
A.![]() | B.![]() | C.![]() | D.![]() |
Ⅲ.某同学为探究富含亚铁盐且保存时间较长的糕点情况,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7)加入新制氯水后,溶液红色加深的原因是
(8)该同学实验中加入过量新制氯水,放置一段时间后,深红色褪去,现对褪色原因进行探究(已知SCN-有还原性)。
①【提出假设】
假设1:溶液中的+3价铁被氧化为更高的价态。
假设2:
②【设计方案】
为了对假设2进行验证,简述你的设计方案: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