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u(OH)2与OH-反应生成[Cu(OH)4]2-(蓝紫色)。
b.Cu2O在碱性条件下稳定,在酸性溶液中不稳定,如:Cu2O

Ⅰ.探究NaOH在乙醛与新制Cu(OH)2浊液反应中的作用
实验记录如下:
序号 | 5% CuSO4 溶液体积 | 10% NaOH 溶液的体积 | 振荡后现象 | 加入0.5 mL 40%的乙醛溶液,加热后现象 |
ⅰ | 2 mL | 5滴 | 浅蓝绿色沉淀 | 仍然为浅蓝绿色沉淀 |
ⅱ | 2 mL | 0.5 mL | 浅蓝色沉淀 | 浅蓝色沉淀→黑色沉淀 |
ⅲ | 5滴 | 2 mL | 蓝色浊液 | 蓝色浊液→黄绿色浊液→橙黄色浊液→砖红色浊液 |
(2)实验ⅰ、ⅱ、ⅲ中,实验
(3)为进一步探究新制Cu(OH)2与乙醛反应的本质,科研小组又进行如下实验:
序号 | 实验 | 加入试剂 | 加入0.5 mL 40%的乙醛溶液,加热后现象 |
ⅳ |
| 3 mL H2O | 蓝色沉淀→黑色沉淀 |
ⅴ | 3 mL 10% NaOH | 蓝色浊液→黄绿色浊液→橙黄色浊液→砖红色浊液 |
② 实验ⅴ能够产生砖红色沉淀的原因是
Ⅱ.对“黄绿色浊液→橙黄色浊液”异常现象的探究及产物的分离检验
(4)针对实验ⅲ、ⅴ中“黄绿色浊液→橙黄色浊液”的异常现象,通过实验证明了“橙黄色”与乙醛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的有色物质有关。实验方案为:
(5)为分离实验ⅴ中砖红色物质,进行如下操作:取实验ⅴ反应后浊液,加入50%乙醇溶液,过滤,得到砖红色固体W,滤液放置24小时后,底部有几粒黄豆大小的黄色油状物质P。
① 文献表明:黄色油状物质P主要是乙醛在碱性条件下的聚合产物。在碱作用下,乙醛发生羟醛缩合反应生成CH3CH=CHCHO,CH3CH=CHCHO与乙醛继续发生羟醛缩合反应,最终生成多烯醛聚合物。写出由乙醛生成多烯醛聚合物的反应方程式
② 为进一步确定砖红色固体W的成分,该小组同学设计以下实验方案:取少量砖红色固体W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H2SO4,振荡,溶液变为蓝色并有紫红色固体。由实验现象能否得出该砖红色固体W是Cu2O,理由是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