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对联
冰心
①我对人家墙壁上挂的字画都有兴趣,尤其是对联。这兴趣是从小就养成的。我在一九七九年写的那篇《我的童年》里曾经提到,我的第一本课文就是一副对联: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②但从这一副对联里还看不出屋主人的身世和襟怀,爱好和性格。在我十一岁那年回到老家福州去,看见在后厅墙上我的曾祖父画像的两旁,有我的祖父写的一副对联:
谁道五丝能续命
每逢佳节倍思亲
③原来我的曾祖父是在农历五月五日端阳节那天逝世的。我国习俗在端阳节那天都给小孩子的手腕上缠上五色丝线,叫作续命丝,祝他长命百岁。所以每到端阳节我的祖父看到孩子们手腕上的五色丝,就会想到他的父亲,而对“五丝”能否“续命”,起了悲哀的疑问。
④此后,我就注意我们老家的厅堂客室里的每一副对联,其中有许多是我的祖父自己写的,如:
知足知不足
有为有弗为
⑤这是一对自勉的句子,就充分地描绘出我的祖父的恬淡而清高的性格。
⑥再大一点,在北京剪子巷父亲的客室里,看到一副前清御史江春霖老先生送给父亲的对联:
庠舍争归胡教授
楼船犹见汉将军
⑦在上联旁边还有小字,说他“自京南下,阻雪难行”,在芝罘会见了我的父亲,很喜欢他的“裘带歌壶,翩翩儒将”的风度,就写这一联相赠。父亲对我解释这对联的时候,也说他和江春霖只是初交,当时江春霖因为弹劾了庆亲王而被罢官,他也很佩服江春霖不畏权贵的风骨,因此才把这位“交浅言深”的朋友的赠品,张挂起来。
⑧三十年代初期,父亲的客室里又添上一副萨镇冰老先生送的对联:
穹达尽为身外事
升沉不改故人情
⑨说的是他们两位老人家几十年金坚玉洁的友情。四十年代初父亲逝世时,我不在北京,这些可贵的遗物,都不知哪里去了!
⑩长大以后,到了欧美,在外国朋友家里
⑪我这一辈子,在师友家里或在国内的风景区,到处都可看到很好的对联。文好,字也好,看了是个享受,我以为我们中国人应该把我们
(摘自《艺术世界》)
1.根据提示,完成对文章内容填空。对联 | 来处 | 表达方式及意义 |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 房屋 | 看不出屋主人的身世和襟怀,爱好和性格 |
谁道五丝能续命 每逢佳节倍思亲 | 曾祖父画像处 | ① |
知足知不足 有为有弗为 | 老屋厅堂客室 | ② |
庠舍争归胡教授 楼船犹见汉将军 | 江春霖赠送给父亲的对联 | ③ |
穹达尽为身外事 升沉不改故人情 | 萨镇冰送给父亲的对联 | ④ |
2.通读全文,谈谈对第⑪自然段加点词语“特有的美好传统”的理解。
3.第⑩自然段中作者叙写了在欧美等地看不见对联的感受,表达了自己对使用对联表情达意方式的喜爱,也为下文提出传承弘扬这种艺术表达方式蓄势。请结合对该段中加点词语的理解进行具体分析。
4.请借助如“知足知不足,有为有弗为”这样表述自己性格的方式,为自己书写一副自勉对联。
5.请借助如“穹达尽为身外事,升沉不改故人情”这样表达友情的方式,给自己的友人写一副对联送给他。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