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星游走于乡野的光
刘荒田
①48年前,我在一所乡村小学当班主任。学校离家不远,只要在一条俗称“牛车路”的大路上走十多分钟,路两旁是农田。晚上,在教导处改完作业,信步回家,一路有呱呱的蛙声、唧唧的蟋蟀声。
②一个夜晚,阴天,星星隐藏在云里,竹林黑压压地嵌在黑灰色的天幕上。建在大路旁的医疗站,平日窗子总映出长方形的黄色光晕,今晚却没有,停电了。没有外物掺杂的黑足够chún cuì。
③忽然,远处浮动起一星钴蓝色的光,小而灼亮。揣测方位,该在拱桥上,我顿住脚。蓝色的光向我游来,曳着一条小尾巴。再近些,钴蓝色的光伴着人声,我又惊又喜,快步迎上。
④两个嘻嘻哈哈的男孩子和我相遇了。从嗓音听出,是我的学生——阿松和阿汗,班里的一对同桌。他们把蓝光举起,照着我,一起叫了一声“老师”。我盯着蓝光,问:“这是什么?”“刚刚逮的。”阿松把一个墨水瓶递给我。我拿过来一看,里面爬着上百只尾巴发光的昆虫,光晶莹如水晶。近于雪白,集结起来却是敞亮的蓝。
⑤“哪里逮的?”我的兴致来了。
⑥他们说,在莲塘村后山的林子里,问我要不要去看看。我说好。他们领着我,离开大路,绕过村边的池塘,站在林子旁。这儿,萤火虫飞来飞去,犹如从一炉钢水里溅起来的火星儿。
⑦我和他们坐在草地上,聊了一会儿闲话。露水滴在额头,我说,你们该回家了。他们说好的。阿松把墨水瓶递给我,我说,你们留下,大人不玩。“路上做手电筒嘛!”阿汗欢快地塞过来那捧钴蓝,我心里一热。
⑧和两个孩子分手,回到大路。手里捧着钴蓝色的光源,想着两个孩子。他们是全班最调皮的,就在上星期,我在校门外建在鱼塘上的厕所前,撞到阿汗,他神情紧张地拦截每一个想进去的同学,高叫:“满座满座。”我知道必有蹊跷,走进去一看,厕所下垂着一根线。我推开门,把牵线的阿松揪出来。两个捣蛋鬼一个在偷鱼,一个在望风。校长对他们提出警告。可是,刚才他们被钴蓝色的光照着的脸,只有天真。
⑨送我萤火虫的阿松,四年前曾在聚会中见到,快六十岁了,老成持重的泥水匠。我说起当年的事情,他全忘了。我却一直没有忘记黑暗中捧着钴蓝色的光嘻嘻哈哈地朝我走来的两个孩童,以及平生第一次捧着萤火虫走路时心里充满的纯净的诗意。
⑩记得走到家门口,在草地上倒空了墨水瓶,刹那间,头顶布满了繁星。
(选自2021年10月15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根据第②段中的拼音写汉字。chún cuì2.根据第③-⑦段,完成下面的填空。
“我”与萤火虫的故事 | “我”的心情 |
望萤火虫 | (1) |
(2) | 饶有兴致 |
收萤火虫 | (3) |
3.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
4.结合文意,简要分析第⑧段画线部分的作用。
5.结合选文内容和主旨,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布满了繁星”是指“我”放出萤火虫,萤火虫随风飞舞,闪闪发光的样子像繁星。 |
B.“布满了繁星”象征了两个孩子纯真善良的心灵以及“我”得到孩子的帮助后内心的温暖和感动。 |
C.本文记叙了两个学生在乡野与“我”偶遇并送“我”萤火虫的故事,表达了“我”对孩子们的天真体贴的赞美与怀念 |
D.若干年后聚会中“我”再次与“阿松”相遇,他却不记得当年发生的事,这使我悲从中来,不可断绝。 |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