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汤里的悠长岁月
筱琴
①那天,我心血来潮,想炖一锅冬瓜排骨汤,打开冰箱却发现冬瓜太少了。我在橱柜里翻找,发现还有晾好的海带,便顺手拿来和冬瓜、排骨炖在一起。
②经过小火慢炖,看似寡淡的汤倒也滋味十足,排骨软烂,冬瓜微甜,海带的鲜味也融入了汤里。爱人这些年对饮食越来越挑剔了,但他喝了汤后说:“最好喝的一次,对胃口!”从此,冬瓜海带排骨汤,在我家有了正式的名分。
③口味,其实是随着年龄变化的。
④刚成家的那几年,我们两个人手脚笨拙,平时又缺少油水,偏好的口味几乎相同:炒菜必定要够香够辣,浓油赤酱,大火爆炒;做包子、饺子,要一咬流油的那种;D偶尔做排骨或鸡肉,一律先焯水,再用冰糖炒色,烧得浓艳油亮,闻一下香气四溢,看一眼口舌生津,吃一顿就能饱三天。
⑤彼时年轻的两个人,好起来蜜里调油,争执时则水火不容,谁也不让谁,非要揭对方最疼的伤疤,非要在伤口上撒盐。最后往往以一个盘子摔成八瓣终结争端,然后一个人摔门而出,另一个人蹲在屋里痛哭流涕。
⑥那些日子,时而酸甜,时而辛辣,如今偶尔回味一下,也觉得鲜活呛人。
⑦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口味变了呢?白面里要加上荞麦面、黄豆面,以及曾经发誓一辈子不想再碰的玉米面,蒸成各色的馒头或者窝头;南瓜、地瓜、山药、土豆,这些年轻时我们连看都不想多看
⑧两个磨合了半生的人,有多久没再起过争端了呢?自己也记不清楚了。碗盘瓢盆安静地待在橱柜里,好像从未经历跌宕起伏,只字不提曾经伤感的记忆。日子越久,两个人的脾气就变得越温和,再也不会用棱角去刺痛对方。我们学会了响应欣喜,懂得了共情忧伤,时光如水流转,风平浪静。
⑨我们的口味,随时光悄悄变化着:他喜欢早餐时吃几片醋泡生姜,喜欢萝卜丝汤,喜欢酸酸甜甜的水果;我不喜欢吃酸味的水果,也不喜欢甜味的菜,更不吃葱、姜、蒜。两个人的喜好渐渐南辕北辙,却并不妨碍彼此和平共处,在家做饭、外出就餐,我们都会照顾对方的口味。E普通人过日子也许就是这样,一点一点迁就着、包容着,岁月最终平淡而悠长。
⑩恰似我们家里的海带和冬瓜,原本互不相干,并无交集,却在岁月烟火里,以排骨为引,互经煎熬,互相释放,互相成全,终于成就了
(摘自《时代邮刊·新中年》2023年第11期)
1.第③段中提到“口味,其实是随着年龄变化的。”通读全文,根据提示完成“‘我们’的‘口味’和‘日子’是这样变化的”文章内容填空。口味 | 日子 |
炒菜必定要够香够辣,浓油赤酱,大火爆炒;做包子、饺子,要一咬流油的那种;偶尔做排骨或鸡肉,一律先焯水,再用冰糖炒色,烧得浓艳油亮; | A |
白面里加上荞麦、黄豆面,玉米面、南瓜、地瓜、山药、土豆受宠;多了凉拌菜、绿叶菜,油炸、红烧类被冷落。 | B |
口味南辕北辙却彼此和平共处,都会照顾对方的口味。 | C |
2.第⑩段中加点的“一锅鲜香浓郁的家常至味”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意思?
3.结合对加点词语的理解,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D偶尔做排骨或鸡肉,一律先焯水,再用冰糖炒色,烧得浓艳油亮,闻
E普通人过日子也许就是这样,
4.《秋天的怀念·史铁生》中有“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的叙写,作者用“绝没有”“竟是”等词语写出了自己当时“一直不知道”母亲的病情而悔恨不已的心情。也请从本文中找一例这样的句子,分析其表达效果。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