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论语》十二章)
【乙】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①谓②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③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④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⑤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⑥走。
(《颜氏家训(节选)》)
注释:①或:有人。②谓:说。③悉:都。④但:只。⑤何以:凭什么。⑥还(xuán):同“旋”,转身。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含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择其 |
B.回也不改其 |
C.匹夫不可夺 |
D.思 |
A.本文选自儒家经典著作《论语》,是“四书”之一,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
B.第三章孔子自述了一生进德修业的发展过程,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也会逐步提高。 |
C.颜回能经受贫穷困苦的考验,孔子以“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品德。 |
D.“逝者如斯夫”表现了孔子告诫弟子们“时光易逝,要珍惜时间,及时建功立业”这一道理。 |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
4.《论语十二章》,如果从选文中选择一章作为你的座右铭,你会选择哪一章?结合你的学习生活,说说你的理由。
5.这两篇文章都讲到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即学习方法。那么孔子和李生都认为什么样的人是“善学者”?请结合乙文内容说说,王生的做法错在哪里。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