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如今,信息传播日益呈现移动化、视频化趋势,互联网视频越来越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形式,不少创作者积极进行文化数字化,在视频里展示非遗技艺、制作传统美食、演奏传统乐器,用影像记录生活的点滴变化,让公众借助于网络了解,向海内外用户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不断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3年03月27日)
材料二:
我国各大区文化数字化创新指数

(摘自《文化新业态:与数字化共舞——2023中国文化数字化创新指数(CDI)研究报告》)
材料三:
不论从时间溯源还是从空间展望,中华民族都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素材。以数字技术赋能文化发展,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内在要求,也有利于生产出更多优秀文化作品。文化的传承方式,在不同的时代是具有不同形态的,在“前数字时代”,传统文化更多是通过实物、文本、图像等方式进行表征和传承,而当我们站在数字世界大门前,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如果不具有数字时代的身份,也就难以被数字时代的居民所熟知、传承和发扬。所以不论是物质文化还是非物质文化,都需要通过数字技术加以生产、认证和标识,从而进入万物智联的数字社会。需要强调的是,在文化数字化的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源头活水,数字技术将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数据,必须保持传统文化的本真性和原创性,从而保持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和统一性。
(摘编自《光明日报》2023年10月11日)
1.根据材料,下列对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将文化数字化的方式很多,我们可以通过视频向海外用户展示非遗技艺、制作的传统美食、演奏传统乐器等,这也能展现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
B.文化数字化创新指数的指标体系涵盖了文化数字化技术创新活力、文化数字化服务创新潜力、文化数字化产业创新效益和文化数字化创新指数这四个方面。 |
C.中华传统文化可以通过数字技术加以生产、认证和标识,以实物、文本、图像、视频等数字方式进行表征和传承,从而让其走进千家万户,为人们所熟悉。 |
D.在文化数字化的过程中,为保持传统文化本真性和原创性,数字技术将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数据时,必须保持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和统一性。 |
3.结合三则材料,简要说说数字技术对传统文化的发展有哪些影响。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