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䂀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呜三声泪沾裳。
【乙】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加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丙】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邀,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 B. |
C.互相 | D.窥谷忘 |
A.春冬 | B. |
C.不 | D.相与步 |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险。
A.至于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沿途的航路都受阻而断绝了,不能通航。有时碰到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早晨(坐船)向白帝城出发,傍晚才江陵。 |
B.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航路都被阻断,不能通航。倘若碰到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有时候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达江陂。 |
C.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沿途的航路都受阻而断绝了,不能通航。倘若碰到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这时只要早晨(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达江陵。 |
D.至于夏天江水没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航路都被阻断,不能通航。有时碰到皇帝的命令紧急传达,有时候早晨(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才到江陵。 |
A.甲文先写了三峡风貌,后抓住三峡不同季节的特点,依次写出三峡的清幽美、奔放美和凄婉美;丙文先总说富春江山水的特点,然后紧承“异水”“奇山”予以分说,紧扣“天下独绝”四字。 |
B.三篇选文从情感看都表达对自然之景的喜爱,但各有侧重。甲文含壮美豪情、秀美雅趣、凄美悲凉三重境界:乙文既有赏月欣喜,又有贬谪悲凉,人生豁达,情感幽微;丙文抒厌弃名利,渴归山林之情,情趣高雅。 |
C.三篇选文从手法看都用到描写,但各有特色。甲文多做点染勾勒,不事精雕细琢;乙文熔叙事、写景、抒情为一炉,环环相扣:丙文调动感官感受,运用了多种手法描写。 |
D.三篇选文从语言看都简洁凝练,但各有千秋。甲文骈散结合,多用四言,音韵和谐又参差变化;乙文信笔写来如行云流水,事、景、人、情浑然一体:丙文以对偶写景,突显强化景物特征,又音韵整齐,朗朗上口。 |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