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
①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②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
③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④……
⑤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个故事给我听。
⑥“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⑦“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金色花》节选)
【乙】
①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漂在水面。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天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②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③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④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的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⑤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⑥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荷叶·母亲》节选)
1.品几个词语:散文诗的语言清新雅致,请你品析下面两个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我暗暗地在那里
(2)那
2.理解重点词句:怎样理解乙文中“心中的雨点”?
3.做一点批注:按要求给文段做批注。
甲文 | 乙文 | 批注 | |
A:朗读 |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 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 小语:甲文中“坏孩子”要重读,这是因为 |
B:思维 |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 |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 甲文写 |
4.比较写法的不同:两个文段在结尾都表达了孩子对母亲的爱,但表达感情的方式不一样,你更喜欢哪一个文段的结尾?为什么?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