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小组撰写了研究报告的“北京地铁溯源”部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1965年7月1日,经过精心规划和设计,北京第一条地铁开工建设,其线路沿西长安街与北京城墙南缘,自西向东guàn( )穿北京市区,设有从苹果园到北京站共17座车站,全长23.6公里。该工程于1969年10月建成通车,1971年1月15日开始试运营,被称为北京地铁一期工程。1981年9月15日,一期工程正式对外运营。此后,该线路沿长安街部分自南礼士路站逐步向东延伸,最终于2000年6月28日开通至四惠东站,成为了今天的地铁1号线。北京第二条地铁始建于1969年,其线路沿北京内城城墙自建国门至复兴门,呈
(1)对于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根据拼音所写的汉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倒U字形”此处的意思是“上下倒转的U字形”,“倒”应读“dào”。
B.“更生”本意是重新得到生命,这里指兴建事业,“更”应读“gèng”。
C.“guàn穿”在此处的意思是“穿过;连通”,应写成“贯穿”。
D.“快jié”在此处的意思是“快;敏捷”,应写作“快捷”。
(2)理解加点词“自强不息”的含义。查《现代汉语词典》,“强”的主要义项有:①力量大;势力大。②感情或意志所要求达到的程度高;坚强。③使用强力;强迫。④使强大或强壮。根据词典释义及研究报告内容,选择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勇猛强壮,不畏挫折 B.奋发进取,持之以恒 C.力量强大,充满希望
2.艺术小组撰写了研究报告的“探究地铁公共艺术”部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①作为一个每天有数十万人使用的公共空间,地铁被当成城市交通的骨干,担负起主要的乘客运输任务。地铁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20世纪80年代,北京地铁2号线首次在车站内设置壁画,开创了国内地铁公共艺术设置的先河。后来,北京地铁4号线开始根据各车站的特点进行公共艺术设计,比如:【甲】圆明园站以大水法残垣和圆明园四十景正楷题记为元素,设计了大型浮雕文化墙,突显其背后如雷贯耳的思考;【乙】西四站以色彩鲜艳、细节丰富的街景为元素,设计了主题为“京华旧梦”的壁画。其民俗气息与西四地区的老北京闹市氛围相得益彰。置身其间,我们仿佛感到,【丙】圆明园站的文化墙在诉说着历史沧桑,西四站的壁画在讲述着民俗故事。2012年,北京市统筹协调地铁公共艺术建设,整合各条线路的每一车站特色,形成了各条线路的独特主题,例如6号线一期为“京华映像”,8号线二期南段为“中轴印象”。自此,“一条线路一个主题”的特色延续至今。
③总之,地铁中的公共艺术既融合了北京古都的历史文化,又兼顾了城市发展需要。【丁】地铁车站已经成为了服务百姓、展示文化、促进城市发展的艺术之窗。
(1)文段中画线句子的成语或修辞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请结合语段内容,用“不仅……还……”句式,在横线处补写一句话。
3.文学小组撰写了研究报告的“探秘地铁站名”部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地铁车站的命名是地铁文化的重要元素之一。北京地铁车站的命名既遵从“符合历史,照顾习惯,体现规划,好找好记”的原则,同时又注重突显北京的地域特色,比如一些站名就是以老北京地名命名的。有些地名听起来不够文雅,如公主坟、白堆子、泥洼、土桥等,但体现着老北京特色,是一种历史记忆,用来做站名可彰显深沉的人文情怀。在这方面,《北京地铁站名掌故》一书给我们的探究带来很大帮助。《北京地铁站名掌故》是国内第一部研究城市地铁站名文化的著作,其编写的主要难度在于文史资料的阅览检索量巨大,站名来源的实地寻访考据工作繁重,以及相关资料的采集整理工作庞杂。为探寻北京地铁站名的历史渊源,十余年来,作者呕心沥血,遍赏车站周边景观,查阅了大量文史书刊,广泛采录资料并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分析与整合,逐一攻破难关,最终编写成书。
(1)文段中画线句有两处表达欠妥,请结合语境进行修改。
(2)小组同学就此编写了对联。依次填入对联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上联:显特色,①__________,②留存京城记忆
下联:创先河,编写苦,著作助力③
A.①老地名 ②地铁 ③人文探究 B.①老地名 ②站名 ③掌故探索
C.①情怀深 ②地铁 ③掌故探索 D.①情怀深 ②站名 ③人文探究
4.同学们还发现,一些有特色的北京地铁站雄姿也出现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绘画作品展”中。展览“山河日新【甲】新中国成立以来绘画作品展”的主题源自《礼记·大学》中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乙】“日新”一词,旨在激励人们自强不息,创新不已,不断进取。请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甲】——【乙】”。 | B.【甲】,【乙】” |
C.【甲】——【乙】。” | D.【甲】,【乙】”。 |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