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乙】今滁介江淮之间,舟车商贾①、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②亩衣食,
修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④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摘自欧阳修《丰乐亭记》)
【注】丰乐亭:在今安徽滁州城西丰山北,为欧阳修被贬滁州后建造的。苏轼曾将《丰乐亭记》书刻于碑。①舟车商贾:坐船乘车的商人。②畎:田地。③涵煦:滋润教化。④刺史:官名,宋人习惯上作为知州的别称。欧阳修此时为滁州知州,根据习惯自称为刺史。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
(3)又幸其民
2.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后天下之乐 |
B. |
C.修 |
D.乐 |
既 得 斯 泉 于 山 谷 之 间 乃 日 与 滁 人 仰 而 望 山 俯 而 听 泉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
5.简要概括乙文和《醉翁亭记》共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