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多样性中最富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让同学们了解、传承非遗,班级开展“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成果汇报的内容。
材料一:
见图。

材料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千百年来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我们今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为了强行保存已经过时的风俗习惯或传统技艺,而是尊重我们的历史;尊重我们祖先的创造;尊重社会历史的自然发展规律,让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在当下,并从中寻找持续发展与创新的灵感与力量。
材料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同于文物之类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文化,是直接依靠人、作用于人的活态传承文化。所以,非遗戏曲的发展,关键在于传承人的培养,其核心在于对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戏曲的全面继承。
非遗传统戏曲产品的转化,也不应忽略大量的周边产品,如流行数十年的戏歌,以及当下戏腔、国风等包含传统戏曲元素的跨界形式。这些产品或直接使用外来形式,如用吉他、说唱等表演戏曲唱段;或把传统戏曲故事元素作为素材,直接翻用国外流行音乐、舞蹈而进行所谓跨界“原创”。
材料四:
讲述非遗故事,展示非遗技艺,传播非遗成果,探索创新发展……在7月1日至2日举办的2023年山西省大学生“非遗正青春”校园演说大赛上,来自全省22所高校的36支代表队讲述了一个个感人的非遗故事。“本次大赛是对非遗传承的一次探索。同学们用自己的方式与非遗对话,用舞台剧的方式讲述他们在保护、传承非遗中发生的故事。用青春的思想与力量赋予传统技艺新的活力,展现了当代青年学子的风采与担当。”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负责人说。
(1)活动中,小西同学说非遗是一些陈旧过时的东西,没必要学习和传承,你同意他的看法吗?请你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2)活动接近尾声,你将作为主持人进行总结发言,分享本次活动给你带来的收获与思考,展现新时代青少年的责任与担当。
写作提示:①发言主题为“如何保护和传承非遗戏曲”;②结合小组的成果汇报内容;③不少于150字。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