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在南京,有一种方言叫六合话》的博文被网友热议,引起了师生们关于方言的讨论。大家搜集资料后发现,方言中会有与普通话不一样的词汇。如六合方言中的“大炮筒子”,形容人性格直爽,口无遮拦;“窝里鸡”形容彼此间非常熟悉的人。这些方言,保留了原生态的地域文化,妙趣横生,充满魅力。方言研究专家刘丹青认为,方言提供了一种看待事物、感知和体验世界的独特视角,意味着一种特有的思维方式与文化。
(来自“网络改编”)
【材料二】
①方言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有声“胎记”。所谓乡音难改,它唤起的是乡情与亲情。方言也是传承本土文化的载体,鲜活地记录着地方特有的历史风俗,承载着人文精神,口耳相传,代代延续。
②以方言独特的语汇来反映本地的生活,这样的文学往往尤为细腻传神。胡适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说造:“方言的文学所以可贵,正因为方言最能表现人的神理。古文里的人物是死人,通俗官话里的人物是做作不自然的活人,方言土语里的人物是自然流露的人。”他还曾说:“我常常想,假如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是用绍兴土话做的,那篇小说要增添多少生气啊!徐志摩先生的诗里有一篇《一条金色的光痕》,是用硖石的土话作的,在今日的活文学中,要算是最成功的尝试。”五四及五四以后的学者对方言和文学语言的着法,也大都与胡适一致。
(选自《方言》)
【材料三】
高妈劝祥子把钱放出去,完全出于善意……看祥子没动静,高妈真想俏皮他一顿,可是一想他的直诚劲儿,又不大好意思了:“你真行!“小胡同赶猪-直来直去',也好!”
(选自《骆驼祥子》)
2.【材料二】第②段写胡适的话有什么作用?3.【材料三】中有网友认为不重视方言是“另一种悲哀”。你同意他的观点吗?结合以上材料说说的理由。
4.请结合材料和生活实际,就“如何保护传承方言”提出三条建议。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