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试题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0.40
所属科目:初中语文
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传统文化与影视创作可以双向赋能

①近期,大屏幕上掀起了一股传统文化热。电影《长安三万里》用精美动画呈现唐代诗人立体丰满的形象和唐诗作品丰盈悠远的意境,将电影院打造成了诗词文化课堂。电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以震撼视效激发观众对神话世界的向往,不少人观影后,饶有兴致地结合原著考证电影里的情节。

②这些深受欢迎的作品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提炼适应当下时代需要的内容,以激发观众的情感共振和心灵共鸣。《长安三万里》的高适历经挫折磨难,始终不忘对理想的追求、对正义的坚守,以勇气和智慧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相似的人生阶段、具体的人生烦恼,与现代观众的人生课题遥相呼应,使人感叹大诗人居然和我有一样的困惑。这些作品鉴古思今,打通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链路,通过展现中国人对生命的深刻反思、对生活的深层探索,梳理出一条中国文化发展脉络。

③近期涌现的影视作品不仅在内容上找到了传统文化与现实需求的结合点,还在形式上锐意创新,用耳目一新的艺术表达,贴近当下观众的审美喜好。从单纯的专家讲述、选手比赛、剧情演绎到综合运用实地考察、情境再现、沉浸体验、跨媒介改编等,很多作品以新述古,把专业性较强的知识变成了通俗易懂的故事、可敬可亲的人物、美轮美奂的场景,大大增强了年轻观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比如,《登场了!北京中轴线》让观众与中轴时空旅行团一道乘坐中轴时空列车,前往北京中轴线上700余年的任意时间和地点,亲临历史现场、探索传奇故事、见证高光时刻,将北京中轴线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的各种知识娓娓道来。

④传统文化与影视创作双向奔赴,推动了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促进了影视创作的价值突破。接下来,要想更好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⑤首先,作品中的一言、一曲、一景、一物,均可成为指引观众走向传统文化纵深处的引路星。作品如果稍有偏差,就可能影响观众的认知,甚至对他们造成误导。所以,创作者必须秉持严谨的创作态度,下真功夫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查阅相关历史资料。其次,影视创作不能仅仅满足于使用浅层的文化元素,还原表象的历史风貌,而应在承古的基础上烁今,即在营造古代情境和讲述历史故事中融入时代精神,找到传统文化与当下观众心灵契合和情感连通之处,使人们从中获得思想启迪和精神引领。最后,将传统文化影视化,获得一定舆论关注度、观众认可度后,还应思考如何以文化+的理念实现价值延展,让相关的传统文化内容在更广的范围内被感知、被分享。比如,与商家联名定制汉服,与品牌联合推出特色饮品,打造文化主题街区等,精细化的IP运营和创新性的营销手段可以有效提升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共情力和喜爱值。

⑥总之,传统文化与影视创作可以双向赋能,相互成就。相信在影视工作者的努力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飞入寻常百姓家,真正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文本二】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大江奔流,百鸟翔集,诗人放声吟唱,响彻云霄。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片尾,李白历经坎坷终见曙光,观众为之感慨、为之舒怀。创作者用酣畅的视听叙事展现大唐气象,也让人们熟知的这些唐诗意境一新。

②从《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横空出世、被称为国漫之光,到《哪吒之魔童降世》创造单片超50亿元票房、1.4亿人次观影的盛况,再到《长安三万里》引发的观看热潮和持续热议……10年来,我国动画电影票房前20部作品中,9部取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些燃情的国风动画,以当代审美激活文化基因,用数字技术呈现瑰丽想象,探索中国风格,追求中国气派,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讲述的一个缩影。

③不只是动画,也不只是电影。近年来,我国文艺领域国潮涌动、国风劲刮。舞台上,《唐宫夜宴》《只此青绿》《五星出东方》,国宝文物翩然起舞;荧屏上,《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斯文江南》,典籍文字气韵生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展示华夏独特时间观,燕山雪花大如席以浪漫想象穿越时空,徐徐打开的中国门迎纳四海宾朋……国风国潮牵动的,不仅是器物、人物和故事,更是审美、情感和认同;它所体现的,不仅是赓续文脉、续写辉煌的文化自觉,更是坚定的文化自信。

④5000多年未曾中断的中华文明,为新的文化创造提供丰沛源泉,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推动文艺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当前文艺创新的成功探索向我们昭示:文化自信涵养文化创造,文化创造增强文化自信。强化这个正反馈,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也必将推动中华文化生生不息、奔涌向前。

(《人民日报》2023年09月15日)

1.对文本一的理解,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电影作品掀起了传统文化热,是传统文化与影视创作双向赋能的结果。
B.传统文化与时代需求的契合,是传统文化与影视创作双向赋能的前提。
C.历尽磨难、不忘初心、实现价值,是传统文化与影视创作双向赋能的追求。
D.鉴古思今、以古观今、连通古今,是传统文化与影视创作双向赋能的特点。
2.请简要分析文本一的论证思路。
3.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进一步传承、创新和发展。请结合两个文本,简析其主要原因。
编辑解析赚收入
收藏
|
有奖纠错

同类型试题

优质答疑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用户名称
2019-09-19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用户名称
2019-09-19
我要答疑
编写解析
解析:

奖学金将在审核通过后自动发放到帐

提交
我要答疑
我要答疑: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