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材料二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于中州⑥,而
(选自柳宗元《小石城山记》)
【注释】①垠:边界,尽头。②睥睨(pìnì):“埤堄”,城上有孔的矮墙。③梁欐(lì):屋的正梁。④堡坞(wù):小城堡,此处是指由山石天然形成的,因此作者称其“小石城山”。⑤箭:指竹子。⑥中州:中原,指黄河中下游一带。⑦夷狄:这里指偏远地区。⑧伎:同“技”,技艺,指小石城山的奇景。⑨楚之南:湖南一带是古代楚国的南部。
1.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
A.“语法”释义法是指在文言文阅读中,通过词语在句子中的位置推断其词性,进而结合语境推测其词义的一种方法。根据语法分析法,“其一西出”的“西”解释为“向西”。 |
B.“益”的释义有“同‘溢’,水漫出来”“增加”“好处,有好处”“更加”等意思,在“益奇而坚”中是“增加”的意思。 |
C.“类智者所施设也”和“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中的“类”的意思都是“好像”。 |
D.成语“行兵列阵”的“列”是“排列,布置”的意思,根据成语释义法,“而列是夷狄”的“列”字可解释为“排列,布置”。 |
A.投 |
B.是固劳 |
C.其上为睥睨、梁欐 |
D. |
A.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 |
B.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 |
C.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 |
D.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 |
(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
5.这两篇短文都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被贬到湖南永州时写的作品,在这两篇短文中,作者借小石潭周围清幽冷寂的氛围和小石城景色奇秀却在荒远之地,各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