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试题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0.15
所属科目:初中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送行

①在没出国前,我和父亲的交流次数可以用双手数得过来形容。我一直认为我俩之间永远隔着一道墙,根深蒂固地杵在心中。直到那年,我选择离开上海登上飞往北欧的飞机,这道墙终于塌了。

②乘机前,父亲特意赶来,记忆中,这是父亲第一次送我。

③父亲爱酒成性,母亲因忍受不了父亲的酒后争吵与动手,在我不到三周岁时与父亲离婚。以前我一直把自己童年的不幸,归咎于我的父亲。那时的他,因为做生意失败,受到打击一蹶不振,整天无所事事地喝酒,酒后便与母亲争吵,甚至是动手。对生活毫不在意的他,对我更是不闻不顾。因此我选择了离家很远的地方上学和工作,从北方到了上海,再到后来去国外工作和学习。

④在临行前的一周我才把这个消息告诉母亲。母亲当时由于身体状况不能送我,特意打电话让父亲必须送我,而我却执意自己离开。

⑤记得那天我一个人拉着20公斤的行李箱到了火车站,候车时,远远地看见父亲提着一个行李包,气喘吁吁地跑过来。你怎么来了?我有些意外地问。父亲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笑了笑,说:我来送你啊!话刚落就抢过我的行李箱帮我拉着。一路上,我几乎没怎么和他说话。

⑥北京的机场永远是人来人往,每天上演着送别与迎接。我有些伤感,便转过头来,冲父亲冷冰冰地说:你可以离开了。他听了,依旧微笑着说:还早呢,你办好托运我再走。然后就一直跟在后面默默拉着行李箱。我找了一个安静的休息区坐下来,他站在那儿好像孩子一样在等我的指示。我示意让他坐下来,他选择了我对面一个位置坐了下来。

⑦我拿出背包中的一本书打发时间。过了一会儿,他小声问:渴不渴?”“包里有水。我头也不抬地回应。过了一会儿,他又问:饿不饿?”“不饿。不知过了多久,我无意间扫了他一眼,他双手肘杵在大腿上,手托着头闭着眼,我以为他睡了,咳嗽了一下,他马上抬头坐直身子问我:是不是感冒了?我摇头,他像泄了气的气球,肩马上放松下来。我感觉有些饿,和他说找个吃饭的地方,他说行,像个仆人,拉起行李箱在我后边走着。

⑧我点了一碗牛肉面,也给他点了一碗。面上来时,他从自己带的包里取出一小瓶白酒,要打开喝。看他拿酒我就反感,马上恶狠狠地对他说:别在我面前喝酒! 他先是一怔,然后小心翼翼地把还没拿上桌的酒放了回去,嘴上说着:不喝,不喝。我只顾着吃面,但一想到他刚才的举动,又回想小时候因为喝酒他动手打我母亲的情景,我内心激动的情绪一下子被点燃了。我控制不住,本能地放下筷子,把我的不满、我的愤恨、我的委屈,以及我离开的惆怅和对未知生活的忐忑全都发泄在他身上。他起初默默低头吃着碗里的面,脸涨得比他喝酒时还红。直到我越说越多,越说越哭,他抬头看着我,说着:别哭,别哭!并试图拿手为我擦眼泪。我用手挡了一下。

⑨他嘴唇抖动着说:爸爸老了,知道年轻时的做法不对,爸爸怎么才能给你弥补呢?”“晚了,弥补不了了。我还是狠狠地说。他没有说话,坐在那儿,头好像快埋在面里,但豆大的眼泪滴滴砸在碗中。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父亲在我面前哭,第一次看到他像个孩子一样,不知怎么为自己犯下的错误做解释而哭。也许是血脉相连,也许是真的男儿有泪不轻弹,这一刻,我有那种虽不能马上原谅他但想听他解释的念头。但他没有解释,擦了擦泪,对我说:爸爸以后不会让你伤心了,也不让你操心,你要好好学习工作,爸爸也好好工作,不喝酒,等你回来,爸爸来接你,时间不早了,爸爸送你办托运。

⑩办好托运,我走到安检口,他好像要说什么,但没有说,只做了个打电话的手势,然后泪瞬间涌出,头也不回地消失在人流之中。我的喉咙像被卡住一样,说不出话,叫不出来,低着头走进安检。

⑪10个小时后,飞机终于落地挪威。我突然意识到,父亲到机场送我的时间很短,而他从老家辗转到机场却要近10个小时,然后再承受着我的数落怨言独自一人回去,那回家的路怕是更长……

⑫我掏出手机,拨通了父亲的电话,电话接通,却只叫出一声,泪水已经决堤。

1.阅读全文,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情节

“我”对父亲的情感

“我”的情感变化的原因

看到父亲来送行感到意外(4)
候机期间(1)
(2)反感,情绪失控
到达异国他乡(3)
2.分析第①段画线句的语言表现力。
我一直认为我俩之间永远隔着一道墙,根深蒂固地杵在心中。
3.文章第⑥段和第⑨段两次写到父亲像“孩子一样”,请结合上下文,分析当时父亲的心理。
第⑥段:“好像孩子一样”表现了父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⑨段:“像个孩子一样”表现了父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第③段在文中的作用。
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和朱自清的《背影》一样,也通过“送行”这一事件塑造“父亲”形象。
B.母亲当时因为身体状况不能送我,特意打电话让父亲在送行时恳求我的原谅。
C.第⑪段因为“我”意识到父亲的沉重与不易,所以觉得他回家的路“更长”。
D.结尾“我”主动给父亲打电话,表明“我”已不再怨恨父亲,并与开头呼应。
编辑解析赚收入
收藏
|
有奖纠错

同类型试题

优质答疑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用户名称
2019-09-19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用户名称
2019-09-19
我要答疑
编写解析
解析:

奖学金将在审核通过后自动发放到帐

提交
我要答疑
我要答疑: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