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山和橘子洲头
李霁野
①长沙的岳麓山是我早在少年时代就心驰神往的地方。我的小学同班同学曾在长沙学习过,参加过学生运动。我们几个同学在故乡围炉夜话的时候,他像说故事一样,不止一次谈到岳麓山的景物。因此,岳麓山在我听来一直是个很亲切的地名。
②世事沧桑,他早已不幸逝世了。
③十几年前,一个在抗日战争时期结识的朋友在岳麓山定居,来信把岳麓山和橘子洲头的景物,描绘成一幅令人憧憬的图画。毛泽东主席的词更引起我对富有诗情画意的岳麓山和橘子洲头的向往。
④一九六三年五月,我初访长沙,会晤旧友,畅谈往事,也到岳麓山一游。我在爱晚亭旁徘徊一会,远望橘子洲头和湘江,没有向岳麓山高处攀登,也没有到江边瞭望。因为天色已近黄昏,还在下着蒙蒙细雨,我没有欣赏到明媚的山光水色,不免遗憾。但是仿佛看见了蒙着轻纱的西子,自是另外一种境界。我想,今天未尽丘壑美,留得青山他日来吧。
⑤时光真好像“白驹过隙”,十五六年匆匆过去了。中华民族经历了许多可悲的灾难,度过了许多艰苦的岁月!但是暴风雨过后,我来到与中华民族命运息息相关的革命胜地。
⑥岳麓山并不很高,虽然友人好意劝阻,我也缓步上了山顶。因为有轻雾,远望看不清长沙全市。
⑦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岳麓山,去游览橘子洲头。一进门,满园桔花清香扑鼻,仿佛向我们表示亲切的欢迎。湘江岸上已建一亭,亭上远望一叶孤帆向天际缓驶。
⑧离亭不远,已砌起一壁,上面用金字摹写毛主席的《沁园春·长沙》。在词中所写的环境中,吟咏这首杰作,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这里所描写的大自然及自然界中的事物都富有青春朝气,使读者精神焕发,心胸开阔:有生命的生气勃勃,自由自在地活动着——“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无生命的也以动态呈现在读者眼前——“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浪遏飞舟”。在这样的环境中,
⑨在长沙停留了五日,终于不得不同长沙话别了,很觉依依不舍。站在革命圣地长沙,回望过去的几十年,中华民族经历了太多的磨难。今天,阴霾终于散去,和平的钟声在五湖四海响起,湘水悠悠,涤荡时代的风云变幻,奏响新时代的号角。
(选文有删改)
1.根据文章内容,补全下面表格。时间 | 事件 | 情感 |
少年时代 | ① | 心驰神往 |
十几年前 | 旧友来信绘长沙之景 | 令人憧憬 |
一九六三年五月 | 初访长沙,岳麓山一游 | ② |
十五六年后 | 在长沙停留了五日 | 依依不舍 |
一群新时代的青年,像一群海燕,在风起云涌的高空飞翔。
3.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主旨,探究第⑧段画横线句子“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的多重意蕴。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