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试题
类型:名著阅读
难度系数:0.94
所属科目:初中语文
阳新中学举行“《经典常谈》整本书阅读”活动,请你参加,并根据要求完成后面小题。
1.下面对《经典常谈》中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书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等十三部分内容,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是介绍传统文化的典范之作。
B.在古代,“诗言志”中的“志”总是关联着政治或者教化作用,人们用这样的观点去解读作品,如孔子评价《关雎》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C.为了更加通俗易懂、使用方便,汉字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秦始皇统一文字后,规定官方文字为“隶书”,汉字才逐渐大众化、统一化。
D.“乐”在古代与“礼”并称,但“乐”实在是“礼”的一部分,具有教化作用。“乐”包括歌和舞,它教人平心静气,互相和爱,这样自然没有贪欲、捣乱、欺诈等事情。
2.《经典常谈》是朱自清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读完后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书的内容和结构,是按照“经史子集”的顺序排列的,我们可以根据目录进行选择性阅读。
B.同桌学完《富贵不能淫》一课后,对战国时期的说客产生了兴趣,你可以推荐他读对这个群体有着更详细介绍的《〈史记〉第九》。
C.最初的汉字大多都是利用象形符号创造出来的,所以我们可以根据汉字的偏旁部首来推断他们与哪类事物相关联,比如“酿、酌、酪、酬、醋”等与“酒”相关联。
D.《诗经》按内容分包括“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有“民风、风化”的意思,是民间各地方的乐调,所以你推测《式微》《子衿》都出自《诗经》的“风”篇。
3.有人建议阅读《经典常谈》时,可以选择《〈诗经〉第四》《辞赋第十一》《诗第十二》进行组合阅读,这样能够完整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过程及其成果。你是否同意这一建议?结合名著内容和阅读方法,说说你的看法。
编辑解析赚收入
收藏
|
有奖纠错

同类型试题

优质答疑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用户名称
2019-09-19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用户名称
2019-09-19
我要答疑
编写解析
解析:

奖学金将在审核通过后自动发放到帐

提交
我要答疑
我要答疑: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