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专”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像一只手摇动纺锤,将丝盘绕在纺锤上。随着手转纱轮,离散的纤维被集中于一束,这就是“专”最初的样子。所以,“专”蕴含着专一、专注的意思。
②当我们把力量聚焦于一点时,才更容易取得突破、有所成就。《北齐书》记载,南北朝时期天文学家信都芳以研习算术、天文为乐,尝对人言:“算历玄妙,机巧精微,我每一沉思,不闻雷霆之声也。”专心一意就是这个样子。它能使人心毛旁骛、全情投入,从而日日精进,达到极高的境界。
③《三国志·魏书》有云:“守少则固,力专则强。”意思是说:守卫的据点少,阵地就能牢固;兵力集中而不分散,战斗力就会强大。用兵作战要集中兵力,同理,做事也要舍多守少、志恒力专。只有把目标集中在一点,锲而不舍地钻下去,才能掘井及泉、功成事立。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专”要有矢志不渝的目标。树木只有剪去不必要的枝丫,主干才能充分吮吸养分,向上生长。一个人只有学会给欲望做减法,舍弃多余的,方能用心专一,终有所得。面对林林总总的选择和形形色色的诱惑,数学家陈省身只爱好数学,画家黄永玉只爱好作画,他们守住了“专”,做到了“精”,留下了“艺”。
⑥“专”要有笃定不殆的恒心。人如果坚守初心,将时间和精力聚焦于关键目标,做到“择一事,终一生”,勤耕不辍、精业笃行,就一定能有所成就。近代学人杨树达,一生专注于破解语言文字的奥秘。晚年研究甲骨金文时,他不顾身体有恙,仍然每天坚持早晨三四点起床工作,最终将一张张学术资料卡片整理成为一部部考证严谨的学术著作。其所著《积微居甲文说》中的诸多考释,至今仍为人们引用。
⑦有人说,世界上最厉害的东西是“时间复利”。专于一事,一天天坚持,一点点积累,量变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的飞跃。袁隆平一辈子研究杂交水稻,演绎出“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的神话;屠呦呦数十年如一日,致力于青蒿素的抗疟研究,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反之,如果一个人总是三心二意,这山望着那山高,结果就会像狗熊掰棒子,掰着扔着,到头来只落得两手空空。
⑧不一则不专,不专则不能。我们当用心体会“少则得,多则惑”的道理,不分心不走神,一心一意把功夫用到正确的事情上,方能行稳致远。
(取材于于海滨的文章)
1.阅读全文,下列语句中最适合作为文章中心论点的一项是( )A.“专”最初的字形中就蕴含着专一、专注的意思。 |
B.行军打仗兵力集中而不分散,战斗力才会强大。 |
C.凡事只有志恒力专,才能够取得突破、有所成就。 |
D.“少则得,多则惑”,不一则不专,不专则不能。 |
3.第⑦段画线句在论证中起到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