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泊湖
臧克家
①呵!镜泊湖,从丛林的绿隙里我看到了你漫长的银光闪闪的腰身!你引领汽车向它的终点疾驰,又好似望到了亲人,热情地追在车子后面。我的视觉,我的嗅觉,我的心灵,完完全全地浸沉在镜泊湖美妙的灵芬里了。
②踏着满地朝阳走到她的身边。小桥上有人在持竿垂钓,三五只小船在等待着游客。向南望,向北望,一望无边,从幽静的水里看扯连不断的青山,听不见蝉鸣,听不见鸟声,偶尔有一只鱼鹰箭头似的带着朝曦从半空里直射到水面上来。站在湖边上,望着四周险峻的峰峦,清澈幽深的湖水,想象一百万年前,火山着魔似的突然一声震天巨响,地心里的水汹涌而出。“高峡出平湖”!她心怀幽深,姿态天然,隐藏在这幽僻处,顾影自怜。是不是怕扰乱了她的清净,时在夏季,鸟不叫,蝉不鸣,虫也无声。
③从深林里走出来一群孩子,手里拿着各式各样的菌子,有的黄黄的像面包,有的红红的像一柄小伞,八十多岁的老人也像大自然的一个孩子,拄着手杖,手里擎着一朵万年青,像得了至宝似的得意地向人夸耀。这湖是个宝湖。她养育着鳌花、湖鲫、红尾鱼……吃一口,保管你一生忘不了它的鲜美。她可以发出大量的电,她可以把千万条木材输送到广大的世界里去。这山也是宝山。水獭、狐狸、豹子……说不尽的异兽就以她为家,一圈大电网,把它们挡在青山深处。幸运的人到森林中,可以捡回“参”孩子、黄岑……这一类的药材到处都有。大好湖山,是全国稀有的胜地,也是名贵物品的出产地。
④在淡淡的夕阳下,一只小汽艇载着我们向上游驶去。湖面上水波不兴,船像在一面玻璃上滑行。粼粼水波,像丝绸上的细纹,光滑嫩绿。往远处望,颜色一点深似一点,渐渐地变成了深碧。仰望天空,云片悠然地在移动,低视湖心,另有一个天,云影在徘徊。两岸的峰峦倒立在湖里,一色青青,情意缱绻地伴送着游人。眼看到了尽头了,转一个弯,又是同样的山,同样的水,真想她来点变化呵,可是走过南北一百二十里,仍然是同样风姿。真是山外青山湖外湖。比起波涛汹涌的洞庭湖来,镜泊湖是平静安详的。比起太湖的浩渺浑圆来,镜泊湖太像水波不兴的一条大江。大明湖和她相比,不过一池春水,西湖和她相比,一个像“春山低秀、秋水凝眸”的美艳少妇,一个像朴素自然、贞静自守的处子。镜泊湖,没有半点人工气,她所有的佳境都是自己所具有的。
⑤在湖左边的山窝窝里,突然出现了几座瓦房,耀眼的红,给古朴单调的大自然平添了无限景色,我们向司机发问:“这是什么地方?”
⑥“这是水电站,抗日联军曾经在这里消灭过日本的一个守备队。”这话使我深思。这使我想到,在哈尔滨参观了两次的东北烈士纪念馆里那些烈士的形象和战斗的生平;使我想到,在牡丹江,在休养所里遇见过的那些抗日领袖人物,有的至今脸上还带着抗战时期留下的未愈合的伤口。湖山是美丽的然而她是血洗过的,因为当年这一带经过不止一次的战斗,所以她的景色格外美丽,格外动人!
(选自《同学少年》,有删改)
1.选文的体裁是什么?请列举这一文体的三要素。2.在选文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选文第④段画线句中的加点词语在本学期所学的哪篇文言文中出现过?请你解释词语意义,并简要赏析其表达效果。
湖面上
4.在描写镜泊湖时,作者写到了洞庭湖、太湖、大明湖和西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从
5.“这是水电站,抗日联军曾经在这里消灭过日本的一个守备队”,这句话引发了作者怎样的深思?请根据文中内容进行分析,并结合当前生活实际谈谈你个人的感受。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