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速之客
①这只白猫,是个不速之客。一天早上,父亲打开门,看到它趴在门槛上,像草结一样缩成一团。它轻轻叫唤一声,眼神可怜极了,父亲动了恻隐之心,喂了它几条小鱼。从此以后,它便把这里当成家,再后来,干脆在粮仓里找了个角落,生下四只小猫。
②当了母亲之后,白猫立刻变成一个“女强人”。除了捉老鼠,它还会找些“零食”来补充营养。它特别擅长偷袭,河里的鱼、天上的鸟、沟里的泥鳅,全成了它的食物。由于吃得好,它有了充足的奶水,小猫们个个胖乎乎的,圆得像球。
③村里人爱开玩笑,白猫生下小猫后,邻居便跟父亲说:“恭喜你当外公了。”可父亲一点儿当外公的喜悦都没有,他很纠结。家里也曾养过猫,后来,走的走,死的死,想起来都是伤心的往事。
④一天上午,趁着母猫出门觅食,他悄悄走进粮仓。这四个小家伙刚吃完奶,睡得正香,它们咬着粉红的小舌头,一只枕在另一只的小肚子上。听到脚步声,它们很不情愿地睁开眼睛,只睁了一条缝,旋即合上,发出轻得不能再轻的叫声,那声音温柔极了,听得人心都要融化了。父亲轻轻地抚摸它们,又像抱外孙一样,将它们抱起来,放进纸箱。纸箱里垫了一件旧棉衣,它们在里面晃来晃去,像坐上了轿子,很是享受。
⑤母猫回家后,发现小猫不见了,立刻叫唤起来。起初是低声短促地叫,充满着母亲的温柔,它以为淘气的孩子躲起来了。可是,声音在空荡荡的房间里消散,没有一点回应。它的叫声马上变了,拉得长长的,带着哭腔。它满屋子找,声音越来越嘶哑,越来越无助。
⑥父亲在睡午觉,母猫便跑进父亲的房间,换了一种声调叫唤,好像在责问,又像在哭诉。父亲装作没有听见,它犹豫了一下,跳上床,在父亲的枕头边躺下来,温柔地叫唤着,可任凭它怎么叫唤,父亲始终没有睁开眼睛。
⑦见父亲无动于衷,母猫便冲出房子,满村地找,边找边叫唤,声音凄惨至极,让人不忍听下去。它仔细搜索着每一个角落,每一间房子,每一个草垛……仍然一无所获。
⑧那天晚上,下起了雨。雨势很大,天空和大地好像连在了一起。父亲心绪不宁,迟迟无法入睡。他放小猫的地方,是旷野里的一片草丛,离我家有足足一里地远。他不知道那四只小猫会不会找地方躲雨,他想起身去看一看,但终究还是没有下床。他安慰自己说,不管怎么说,反正家里不能再养猫了。
⑨第二天,雨过天晴,父亲起床后,像往常一样推开粮仓的门,看到了那四只如毛线团般圆乎乎的小东西。母猫抬起头轻轻地“喵”了一声,眼神疲惫而又欣慰。昨天夜里,它竟然找到了它们,又把它们一只一只地叼回来。
⑩父亲心头一酸,退出粮仓。掩门的一瞬,他想起逝去多年的母亲。
(选自《视野》2021年第15期,有删改)
1.阅读文章,梳理父亲的心理变化,将内容补充完整。白猫落魄上门,父亲动了恻隐之心;白猫生下四只小猫,父亲①
2.赏析下面句子,并对它进行朗读设计(语气、节奏、重音、停连等角度)。
父亲轻轻地抚摸它们,又像抱外孙一样,将它们抱起来,放进纸箱。
3.文章第③段划波浪线部分采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4.揣摩本文与郑振铎的《猫》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