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一】
匾额是古建筑的必然组成部分,相当于古建筑的眼睛。匾额中的“盛”字,古也作“扁”字,《说文解字》对“扁”作了如下解释:“扁,署也,从户册。户册者,署门户之文也。”而“额”字,《说文解字》作“额”字,即是悬于门屏上的牌匾。也就是说,用以表达经义、感情之类的属于匾,而表达建筑物名称和性质之类的则属于额。横着的叫匾额或牌匾,竖着的叫对联,或抱柱“瓦联”。
【文本二】
纵观各种匾额,无论是屋舍的装饰,还是景观的装点,无不表达了劳动人民向往、追求美好生活的意愿。如民居屋舍匾额的内容大都为;芝兰入室、忠厚传家、安乐桂馥等;反映自然景观的则如:山清水秀、碧水萦绕等。所有这些表示吉祥、安宁、祥和的字眼,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福瑞喜庆、诸事顺利的词句,充分表达了我国人民的吉祥愿望、幸福追求、美好观念和欣赏趣味。其次,我国的各种匾额,特别是祠堂府第、民居屋舍的伍额,虽然大多反映了传统的伦理观念和道德观念,但其中也有不少是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如世德流馨、世德流芳、五马流芳等,标榜了本家族先人的品习,继承前辈人的优秀品德、聪明才智、光荣传统,让家族美名世代相留,因而具有一定的教育和启迪作用。另外,各种匾额文字多拜求名人或文人为之波墨书写,这类老匾额如今在市场上已很难寻觅,这些匾额集字、印、雕、色于一体,大都辞藻华美、书法精湛、言简意赅,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民俗民风等,起到了补充正史的意义。“以匾研史,可以佐旺;以匾研诗,可得诗眼;以匾学书,可得笔髓”。匾额因其所具有的历史价值、学术价值、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而成为今天我们研究民族文化发展的实物例证如果把这些匾额拓片结集,无疑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书法精品,对于书法爱好者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欣赏价值,而且对于研究地方史者来说,也是一份十分珍贵的研究资料。令当初那些文人骚客想不到的是,他们有感而发,在不经意间留下的翰墨,竞会成为后人研究历史、观赏书法的文物而倍受宠爱。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无论是为歌功颂德,还是为标志记号;无论是为装点门面,还是为点缀江山,匾额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也将成为历史,匾额收藏便成为必需和必然。
【文本三】
各地的文庙有大有小,但建筑规制是讲究统一的,都要悬挂金声玉振匾。在曲阜的孔庙有单独的“金声玉振”石坊,笔力雄劲,是明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著名书法家胡缵宗题写的。“金声玉振”四字出自《孟子·万章下》,孟子说:“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金声”“玉振”表示奏乐的全过程,以击钟(金声)开始,以击磬(玉振)告终。
1.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分析A.文本一和文本二在说明方法的运用上是不同的:文本一运用的是打比方、下定义,文本二运用的是分类别。 |
B.匾额拓片结集,是一份十分珍贵的研究资料。当初的文人骚客想不到的是,他们有感而发,刻意留下的翰墨,竟会成为后人研究历史、观赏书法的文物而倍受宠爱。 |
C.匾额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逐渐成为历史,收藏成为必需和必然。 |
D.有些匾额反映了传统的伦理观念和道德观念,其中部分匾额至今仍具有一定的教育和启迪作用。 |
3.曲阜孔庙的“金声玉振”石坊四个字笔力雄劲。根据文本三提供的资料以及文本一和文本二对匾额的介绍,分析“金声玉振”为何意。“金声玉振”之“玉”字的“、”却居中放在中间一横处(右),结合孔思想分析其原因。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