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节选自《礼记·学记》)
【材料二】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①。《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②其此之谓乎!
(节选自《礼记·学记》)
【材料三】
余③近日以军务倥偬④,寝食不安。吾家本诗礼门阀,勤与朴为余处世立身之道,有恒又为勤朴之根源。余虽在军中,尚日日写字一页,看书二十页。看后,用朱笔圈批,日必了此功课为佳。偶遇事冗⑤,虽明日补书补看亦不欢,故必忙里偷闲而为之。然此策尚下,故必早起数时以为之。决不肯今日耽搁,谓有明日可补;亦不肯以明日有事,今日预为。如是者数年,未尝间断,亦无所苦。
(节选自《清十大名人家书》)
【注释】①教学为先:以教育为最优先、最重要的工作。②念终始典于学:要自始至终常常想到学习。③余:我,指元末明初文学家宋濂。④倥偬(kǒng zǒng):事多,繁忙。⑤冗:繁忙复杂。
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然后能自 |
B. |
C.教 |
D.处世立身 |
A.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翻译:虽然有最好的味道,不学习烹饪,就不知道好的方法。 理解:好的味道来自于高超的烹饪技术,需要认真地去学习,这样才能有所进益。 |
B.玉不琢,不成器。 翻译:如果玉不经过琢磨,就不能被制成器物。 理解:这句话在文中是说,玉石需要经过雕琢才能成为精美的玉器。现在也比喻人不经历磨难,难以成才。 |
C.决不肯今日耽搁,谓有明日可补。 翻译:决不肯今天耽搁了,(借口)说还有第二天可以补救。 理解:这句话与前文“明日补书补看亦不欢”相照应,表现出宋濂坚持每天读书学习的高度自律意识。 |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