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试题
类型:对比阅读
难度系数:0.40
所属科目:初中语文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郡守苏轼,时从宾佑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

(节选自苏轼《放鹤亭记》)


【注释】①从:带着。②抱:同“揖”,作揖。③南面之君:帝王。④易:交换。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遂至承天寺张怀民       非同
B.相与于中庭             难行
C.庭下积水空明             日中天
D.竹柏影也             世无双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作者是如何表达出这种效果的?请简要分析。
4.《记承天寺夜游》写于苏轼贬谪期间,《放鹤亭记》则写于苏轼政治斗争失败之后。两篇文章中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情感是否相同?请简要分析。
编辑解析赚收入
收藏
|
有奖纠错

同类型试题

优质答疑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用户名称
2019-09-19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用户名称
2019-09-19
我要答疑
编写解析
解析:

奖学金将在审核通过后自动发放到帐

提交
我要答疑
我要答疑: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