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
重午
宋·陆游
叶底榴花蹙绛缯,街头初卖苑池①冰。
世间各自有时节,萧艾②著冠称道陵③。
【乙】
初一日,城内外家家供养,都插菖蒲、石榴、蜀葵花、栀子花之类,一早卖一万贯花钱不啻。何以见得?钱塘有百万人家,一家买一百钱花,便可见也……角黍④天下有,惟是都城将粽揍成楼阁亭子车儿,诸般巧样,开铺货卖。多作劝酒,各为巧粽。茉莉盛开城内外扑戴朵花者不下数百人。
(节选自《西湖老人繁胜录》)
百索艾花、银样鼓儿花、花巧画扇、香糖果子、粽子、白团、紫苏、菖蒲、木瓜,并皆茸切,以香药相和,用梅红匣子盛裹。又钉艾人⑤于门上,士庶递相宴赏。
(节选自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自初一至端午日,家家买桃、柳、葵、蒲叶、伏道,又并市茭、粽、五色水团、时果,当门供养。自隔宿及五更,沿门唱卖声,满街不绝。以艾与百草缚成天师,悬于门额上。或士宦等家以生朱于午时书“五月五日天中节,赤口白舌尽消灭”之句。此日采百草或修制药品,以为辟瘟疾等用,藏之果有灵验。其日正是葵榴斗艳,栀艾争香,角黍包金,菖蒲切玉,以酬佳景,不特⑥富家巨室为然,虽贫乏之人,亦且对时行乐也。
(节选自吴自牧《梦梁录》)
【注释】①苑池:有池水花木的风景园林,这里指皇宫。②萧艾:艾蒿,臭草,常用来比喻低贱或品质不好的人。③道陵:即张道陵,道教创始人。人们将蒿艾扎成张道陵的形状,悬于门首,为人所尊崇。④角黍:粽子。⑤艾人:每逢端午,用艾蒿扎草人悬门上,以除邪气。⑥不特:不只。
【寻趣】
1.阅读【乙】组材料,准确理解文意,并根据提示完成下表,了解有趣的端午民俗。
任务 | 趣味民俗 | 释字方法 | 释字提示 | 词义 | ||
字词解释 | 以香药相 | 课内迁移法 | 其上以松脂、蜡 | (1) | ||
又并 | 愿为 | (2) | ||||
沿门唱卖声,满街不 | 字源推求法 | 以刀断丝也。![]() ——《说文解字》 | (3) | |||
以为 | 字典查阅法 | ①开垦,开辟②同“避”,躲开,避免③偏僻④打比方,譬如 | (4) | |||
断句(限断两处) | (5)茉莉盛开城内外扑戴朵花者不下数百人。 |
【寻味】
3.请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下面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其日正是葵榴斗艳,桅艾争香,角黍包金,菖蒲切玉,以酬佳景。
4.“浙里宋韵·金华百味”评选展示活动即将在古子城“婺风宋韵”文化街火热“开席”。请依据【乙】组材料及生活实际,为宋朝端午粽写一则广告语,30字以内。
【寻雅】
5.宋人过端午有许多雅趣的风俗。请你根据以上材料,从中探求宋朝人的生活态度。
6.金华市文化旅游局开展“婺风宋韵”文化形象代言人征选活动,请从以下候选人中选择一位结合他们的诗文以及“婺风宋韵”的内涵说明推荐理由。
A.陆游 B.李清照 C.苏轼
我选
链接材料 婺风宋韵的内涵 金华将打造“婺风宋韵”文化品牌,着重弘扬“宋韵文化”的精神价值,让婺学思想之韵、爱国气节之韵、科技创新之韵、人文艺术之韵、生活美学之韵这“五韵”融入百姓生活。 |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