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师亦友忆老吴 张聿温 ① ②我与老吴初识时,他是空军报社一处的编辑,我是武汉军区空军后勤部的报道员。1974年初春,我给《空军报》送稿,是老吴接待的我。这才知道,我先前在《空军报》上发表的两篇文章,都是经他之手编发的,他给我提了些宝贵的指导意见。因此,老吴可说是我的恩师。但是做梦也没有想到,几个月后,我便调入空军报社,和他成了一个办公室的同事。他言传身教,我虚心学习,感情日益亲近起来。 ③老吴性格沉稳,内向好学。那代大学生,功底本就扎实,加上勤奋好学,实属饱学之士,出口成章,涉笔成趣,聊天妙语连珠,讨论起问题来则电光石火,多学科知识不经意间外溢,听得我津津有味,受益良多。平时,总见他埋头桌前,纹丝不动,不是认真看稿编稿,就是认真阅读处里订的几份报刊。他读报从头到尾看得很细,犹如校对一般。至今印象很深的是,他酷爱新华社编印的《参考资料》,但由于全社仅此一份,大家争相阅读,待传到他手中已是午饭时分。别人都下班走了,办公室里静悄悄的,唯有他还正襟危坐,全神贯注地阅读《参考资料》,不读完他是不甘心的。每每我们走出饭堂,才见他迈着小碎步匆匆而来。 ④老吴生活朴素,待人真诚。上世纪70年代末,“毛泽东主席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办公室”来选人,他就脱下军装,转业去了那里。但老吴心念战友,连续几年,他春节期间都会骑车回一趟空军大院看望我们。2018年春节,我电话相约,准备去他家中拜年,但他坚持要来家中看我,说是要来看看我的新家。几番谦让,我唯有恭敬不如从命了。这次,他再次题款签名,赠我新出版的《毛泽东诗词全编鉴赏(增订本)》。黄昏时分,他告辞,我请他打车,他说没必要,公交只需倒一次车。于是我送他去一公里外的公交站,一路上也是话题不断,恋恋不舍。当时他已83岁,但精神矍铄,步履轻快,只是背稍有点驼。谁知,这竟是我们最后的面缘。 ⑤以上说的是他不为人知的小事,老吴更为大众称道的是他的学术成果和卓越成就。其他不论,单就毛泽东诗词的编辑和研究而言,其精心、审慎、细致和所具有的深刻性、创造性,令人叹为观止!仅举一例:1983年,有人在一家不甚知名的刊物上发表文章,披露一首毛泽东诗词《七律·重庆谈判》。为了考证这首诗的真伪,老吴先后到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中国版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都未查到。他又历尽周折,寻访到了披露人。经过一番苦功夫,老吴终于写出8000余字题为《〈七律·重庆谈判〉考证》的论文,有理有据地考证出这是一篇毛泽东的逸诗,最早发表在1947年4月22日上海《大公报》和1949年3月13日上海《立报》。文中还通过胡绳(时任重庆《新华日报》编委)之口,将“无屎不黄金”订正为“无土不黄金”。此次考证为充实、丰富毛泽东诗词宝库作出了极大贡献。老吴执着的学术追求、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敬业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⑥2020年10月,我的一本创作回忆录出版,给老吴寄去一本,请他赐教。打电话给他,他说书“正在看,很感兴趣”。万万没有想到,这竟是我们最后的通话。 ⑦2021年清明时节,我回老家为父母扫墓时,突然接到电话,告诉我:老吴走了!我惊愕万分,默然呆坐良久,不觉已热泪滚落。 ⑧这才几天呀,我的老师、战友和朋友吴正裕同志,就这样静悄悄地告别了人世间,享年86岁。如果上苍开恩,再为他增寿若干,相信他在毛泽东诗词的学术研究上,一定会有新的成果。 ⑨ (选自《北京日报》2023年6期) | 旁批: 抒情句 中心句 中心句 承上启下句 抒情句 |
1.理清思路是阅读文章的第一步。同学们在读完文章后先做了旁批,然后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了结构梳理,并就梳理思路做了方法归纳,请补全空缺处的内容。

【理解式批注——品味词语,体悟情感】
2.品味关键词可以帮助我们体会作者情感。品读下列语句,参照“小支架”的提示批注句子所蕴含的情感。
原文 | 别了,尊敬的老师,亲爱的战友,知心的朋友!自此,世上再无吴正裕。 | 小支架 关注相同类型短语的连用,关注副词的作用,可以帮助我们深入把握作者情感。 |
批注 |
【赏析式批注——明析赏点,提升审美】
3.下面两句话从不同角度对《亦师亦友忆老吴》这篇散文作了点评。任选其中一句作为开头,写一段赏析性文字,和同学们分享交流。(不少于150字)
◆吴正裕的身上有着令人敬仰的特质。
◆朴实真挚的语言亦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感受式批注——深入思考,表达心得】
4.作者与老吴都热衷于文学创作,他们之间互相学习、分享交流的关系让你向往。下面是文清同学读完《最苦与最乐》批注的感受,参照示例谈谈你读完本文后对“择友”的思考。
示例:“责任”一词重如泰山,或甘之如饴,或畏之如虎,趋避之间,最能折射一个人的价值取向与品格修养。作者对责任与苦乐关系的辩证认识,体现了他的智慧和旷达。启迪我们直面人生,勇担责任,并从中获得超越小我的大快乐。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