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里深处是故乡
黄敬敬
①外出工作后,很难有时间在家中长住,但随着年岁的增长以及心境的某些变化,对家乡的情感日益深了。
②人间秋季里,跨过山水,从千里之外的城市赶至家乡,温而不燥的空气中,家乡的一碗热汤面,淡淡香味在半空中氤氲,这香味,早已在列车未抵达前闯进了我的鼻腔。
③故乡的清风、雨露、虫鸣,院落里母亲平日栽下的辣椒、丝瓜等,绛红色的红木门以及奶奶矮小守望的身影,不时会在某一刻闯进了我的脑海。回到故乡,一切都未改变,在秋之苍茫的日子里,一切又似乎有了变化。还是出门就笔直向北的小路,路两旁是还未完全成熟的水稻、黄豆,抬眼望向远方,在日渐崛起的小楼旁,还留有儿时的淡淡乡味。旧屋朴朴斑驳,成片的稻田,在故乡温柔、厚实的怀抱里,孕育着即将成熟的稻谷,清风拂来,浩浩荡荡,掀起一片黄绿。
④“农民对土地是有感情的。”想起十余年前,祖父拄着手杖,站在深绿色的芽草上,面向绵延不尽的大地说。如今,他的生命与土地混为一色,使得故乡的那片土地更加温和柔软。
⑤爷爷的坟屹立于那个灰黄色的高坡上,坟周围围笼着高大的杨树,密密的枝叶,在风中互相摩擦,仿佛是在替我那亲爱的爷爷诉说着一切。我每次回到故乡时,总要到他的坟前坐一坐,最好说些话,我总觉得,即便十多年过去了,他的音容笑貌仍旧清晰如昨,仿佛我抬起头,仍旧能听到他的那句,“妮,人一定得善良”。他确实做到了,他的一生中,质朴善良,在远离都市的乡村生活里,春耕秋收,年复一年,将自己的气息融于沃土,坦然面对乡村生活的寂寥与平淡,最终,又归于大地。
⑥回乡之前,为了避免奶奶过度的期待,我们总要小心翼翼地藏着回去的日期,但她仿佛有感知。九旬的她,或许总是在心底默算着家人回去的日子,还未到家,远远地,便看到她站立于大门前,目光望向远方,仿佛在等着什么。我叫一声“奶奶”,她便兴奋地应答一声,身体紧紧地靠向我,就像小时候,稚气未脱的我总要依偎在她的身旁,接受着她的慈爱与抚摸。大把大把的饼干、面包不时地往我的手里塞,满满的,即将溢出来的爱,像一股热流,缓缓地漫过我的内心,温暖着我。
⑦门前的野菊花,金黄色的光,明亮亮地投进奶奶浑浊的眼窝里,那光里,仍是慈爱。有一段时日,她糊涂至不知冷暖,炎夏里,穿着厚厚的棉外套,捂出满背的痱子,她一直觉得自己可能撑不过夏天了,秋天来的时候,她的眼里又有了光芒。我搀着她,一起在院子里走路,沐浴着灿烂的阳光,青黄色的杨树叶在风中,翻转身后缓缓落下。那个时候,我多希望,能一直搀着奶奶,一直这样走下去。“妮,下次回来还不知能不能再见到奶……”那一刻,我泪流满面。
⑧夜晚,收拾杂物时,看到了奶奶四十余岁时的老照片,穿着灰黑色衬衫,黑发繁密,脸庞年轻秀气,如此年轻的面容,让我感到丝丝陌生而又心中五味杂陈。原来,她也曾年轻过,和我一样。想到当年那个扎着马尾辫,蹦蹦跳跳跑向家,向自己的妈妈撒娇的女孩,如今,脸庞的皱纹满布,蹒跚的身影,还在向岁月宣告着她的倔强。
⑨我只有哑然。
⑩站在院子里,和时间之间,我感受到了一种力,不由自主地享受着这可贵而又平常的宁静。一缕淡淡的桂花香从邻居家的门前飘来,熟悉而亲切的气息,让我瞬间轻松平静下来。大口大口呼吸,入了眼的,是母亲前些时日栽种下的无花果树以及满地的青菜绿,浓烈的绿里,时间仿佛变得无关紧要,只剩下无数被放大了的细微之美,缠绵着这一整日的心情。
⑪每次回乡,我都会站在故乡的小路上,向远处眺望,这个习惯,多少年了,一直未变。十余岁的少女,穿着粉色上衣,脸庞始终挂着两抹红晕,在夕阳里,一直站着,那个时候的自己,坦率爽朗,相信一切的美好。如今,十余年恍然而过,故乡的旧房屋、旧河流,都渐消逝,却仍旧有个身影,总在某一时刻,出现在故乡的小路上,融进热烈的晚霞里,与天空一样,成为温暖的橙红色。
⑫我将拍摄出来的故乡景致、花朵、鸡犬等照片发给朋友看,她回复了一条信息:“怎么这么像我的故乡!”倒像是我的故乡也藏着她的童年,或许,我们都曾经深切地爱过一个与故乡极为相似的地方。
⑬朋友问,“为什么你总想回家?”我微微一笑,找出故乡的图片答,“因为这个地方让我很平静踏实,即便大多数的河流已被填平,即便儿时的玩伴为人父、为人母,奔波的身影,有了岁月的痕迹,只要回到故乡的怀抱里所有经受过的疼都变得不值一提……”
⑭这或许就是故乡赋予人的力量吧!
选自《中国青年作家报》
1.结合文章5-8段内容,以“我”为视角,完成下列内容。坐在爷爷坟前,①
2.读完本文后,小语和小文展开了讨论
小语:第九段的“哑然”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
小文:“哑然”就是沉默不语的意思。我一直在思考,为何“我”会沉默不语呢?
小语:我觉得“哑然”在这里包含的意蕴很丰富,看到照片里奶奶年轻时秀气的面容,“我”感到(①)。
小文:有道理。当被拉回到现实,看到奶奶如今衰老的脸庞和蹒跚的身影时,“我”又感到(②)。
小语:其实,不止这些,“倔强”一词也是让“我”感到五味杂陈的原因,“倔强”写出了奶奶(③)。
针对小语和小文的讨论,结合文章内容,选出正确的选项( )
A.①陌生②愧疚③顽固、听不进去别人的建议 |
B.①疑惑②难过③对生命的热爱、为了活下去的坚韧 |
C.①陌生②难过③对生命的热爱、为了活下去的坚韧 |
D.①疑惑②愧疚③顽固、听不进去别人的建议 |
4.本文刊登在《中国青年作家报》,编辑希望作者能提供一张故乡的照片,如果你是作者,你会提供一张怎样的照片?请描述一下照片里的构成元素、色调、布局。
5.小语有感而发,写了一首小诗:故乡的一点一滴/汇聚成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给我力量/教我成长。小文读后拍手叫好,随后不解地问:“本文最后一段中也有‘力量’二字,故乡都赋予了人们哪些力量呢?”请结合文章理解“力量”的内涵,用一个两字词语补充中的内容,并选择其中一个词语,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选择的原因。
(1)奶奶即便日渐衰老,也依然努力地活着,对抗日渐枯萎的生命,这是一种(①)的力量;
(2)故乡让人瞬间轻松平静下来,忘记时间,享受着生活的美好,这是一种(②)的力量;
(3)故乡的怀抱可以抚平人们受过的伤痛,带给人们温暖,这是一种(③)的力量。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