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问一号,走出地球
张小红
①2020年4月24日,中国国家航天局在2020年中国航天日线上启动仪式上公布: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后续火星任务依次编号。“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将于2020年7月下旬择期发射,开启创造世界历史的“绕、落、巡”三位一体探测任务。
②去火星寻找生命,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抵达火星不是一场说走就能走的旅行。受天体运行规律约束,每隔26个月,地球、火星和太阳就会合成一条直线,此时地球与火星距离最短,也是最适合发射探测器的时间。如果错过今年,下一次发射就要等到2022年。抓住最佳窗口时机,仅是火星探测的基础条件,火箭的运载能力、入轨精度和可靠性才是火星探测的重要前提。
③相比月球探测器,火星探测器要进行更多次、更精确的轨道修正,才能精准地进入火星轨道,到达目的地。如果探测器在地火转移轨道近地点有每秒1米的速度差或1千米的高度差,到达火星的位置误差就可达10万千米。这一高难动作被称为“从巴黎打一颗高尔夫球,一杆落入东京的球洞”。在探测器切入火星轨道的过程中,如果切入点离火星略远,则无法被火星引力捕获;如果切入点太近,则可能闯入火星大气层导致坠毁。1999年,美国火星气候轨道器在入轨时,就因混淆了英制和公制单位造成了导航误差,使其距离火星太近而被烧毁,真正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④如何把探测器中的火星车从火星轨道降落到火星表面,则是更大的挑战。月球与地球之间平均距离约为38万千米,而火星与地球的最近距离约为5500万千米,最远为3亿至4亿千米,因此火星对探测器的测控能力要求极高。火星距离地球越远,信号越弱,且两者距离还有至少10分钟的信号延时。探测器进入火星轨道和着陆的关键时间,只能依靠研究人员提前输入数据,由探测器自主判断,相当于“
⑤进入火星大气层后,着陆的巡视器还要进行气动外形、降落伞、发动机、多级减速和着陆反冲软着陆等一系列工作。环绕器将为火星车提供中继通信链路,并开展环绕科学探测。此时,才算真正意义地完成了火星探测的“绕、落、巡”任务。
⑥所以,我国一次发射就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三大任务,是世界航天史上的第一次。之所以敢大手笔进行尝试,是因为我国已建成仅次于美国的深空测控网。2018年10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在天津武清站新建70米高性能接收天线,它是完成中国火星探测器科学数据接收任务的关键设备,也是亚洲在建最大的单口径全可动天线。按计划,该天线将于2020年10月具备火星探测的数据接收能力。也就是说,在“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前往火星的路途上,天线就可以接收其发回的信号了。深空测控网技术的成熟,意味着我国将逐渐拥有在地球和宇宙间近乎无死角的深空通信能力。
⑦虽然说实现火星探测的难度,远远超过“上九天揽月”,但人类走出地球、探索宇宙的梦想,始终不曾遗忘。正如《下一站火星》中说的那样:“走出地球似乎是我们从渺小迈向伟大的必经之路。”
1.本文介绍了火星探测的艰难历程,探测火星有哪些难度?请根据文章内容填空。2.第④段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3.下列说法与原文内容表述一致的一项是( )
A.“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的发射,开启了创造历史的“绕、落、巡”三位一体的探测任务。 |
B.“从巴黎打一颗高尔夫球,一杆落入东京的球洞”这句话,说明国外火星探测器着陆的精准。 |
C.第③段画线句的意思用本段中的一句话说就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
D.第④段中加点的“盲降”的意思是探测器进入火星轨道和着陆的关键时间,完全失去人的因素,有探测器自主判断降落。 |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