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食物 赵瑜 ①母亲曾经在海口生活数月,不论我请她吃当地何种食物,她都是拒绝的,本能地觉得不好吃。而她喜欢吃的每一种食物,都有一个远大于食物本身的故事。 ②母亲所做的食物,大都和时间、力气有关。母亲几乎是一个村庄的代表,我记忆中的村庄里,有数不清的平原上的炊烟,属于母亲的空间极小——院落、田野、菜地。这空间宽阔又狭窄,方圆几里地盛放了母亲的半生。母亲在40岁之前几乎没有离开过我出生的村庄。所以,一说起母亲,我就会想到我出生的院子、村庄,以及村庄外属于我们家的几块麦田。这些劳作和生活的场景,就是母亲日常生活的全部内容。 ③年幼时我就知道,村子里许多孩子的母亲做的食物比我母亲做的食物好吃。我的母亲不会做很多花样翻新的菜肴。然而,母亲做的蒸馍,对我来说,是最初的食物启蒙。 ④从种麦子开始,一直到麦子收割,母亲全程参与了麦子的生长过程。她珍惜每一粒麦子,面粉打出来以后,她会用一种规格极细的筛子再次对面粉进行细筛,这样,粗的面粉被做成一种馍馍,供父母和我们兄妹吃;而细筛白面馍,是专门给爷爷吃的。 ⑤食物的匮乏,让面粉也有了身份的差异。那时的乡村,强调长幼有序,尊老的人才会获得大家的认可。随着年龄的增长,麦子不再紧缺,我们这些小孩子渐渐也能吃到细面馒头了。以后的时间里,只要吃到馒头,我都会将母亲手工做的馒头作为参照。母亲做的馒头,成为一个地址、一个标签。 ⑥母亲的食物是众多颜色中最清晰的白色,馒头的白、面条的白及米粥的白。母亲的食物,是众多河流中最宽阔的那条,是一年四季中最为舒适的秋天,是秋天的树叶落在地上后的沉醉,是我不论走多远都洗不掉的黄河的底色。 ⑦作为一个中年人,在外面漂泊多年,饮食习惯早已经改变。然而,吃到母亲食物的那一瞬间,我们被时光遣返,回到多年以前,变得柔软而单纯,成为一个陈旧的自己。 ⑧母亲,有多么具体,便有多么抽象。在城市生活多年,大多数时候,我已经成为一个说普通话的人。然而,一旦回到县城,回到母亲的生活圈子,我就立即又开始使用方言。那些字词,像一道道食物,既养育了我,又温暖了我。它是我成为我自己的一个起点,没有这个起点,我将成为另外的人。 ⑨母亲的食物,是一个文化意义上的比喻,它和温饱有关,和爱相关。中年的我,自然而然地开始喜欢朴素简单的东西。这样的喜欢,和母亲的食物是多么一致。 ⑩原来,人生就是这样循环守恒。疏远和回归,需要时间,需要距离,我们离开故乡,是为了确认自己不再单一。当我们足够丰富时,最初的、简单的食物却又渐次清晰。 ⑪离开才能丰富,丰富才能回归,回归才会简单。人如此,食物也如此,故乡呢,还是如此。 | 【批注1】“宽阔”和“狭窄”是否矛盾? 【批注2】联系下文思考母亲给我的“食物启蒙”是什么? 【批注3】用“白色”形容母亲的食物特点,突显了朴素的食物对我的深厚影响,成为我人生的底色。 【批注4】这句话极富韵味,值得深思! 【批注5】方言和母亲的食物一样,它们滋养着我,让我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 |
1.根据文章内容,完善下列思维导图。

(1)
(2)
2.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句子,回答【批注1】和【批注2】的问题,
(1)这空间
(2)然而,母亲做的蒸馍,对我来说,是最初的
3.回应【批注4】。根据理解,为下面语句设计朗读的重音或语速,并简述理由。
母亲的食物,其实更像关于爱的碑刻,一刀一刀地刻在我的味蕾上,是魏碑,是汉隶,也有可能是酒醉后的一纸行草,不论我离家乡有多远,都能在瞬间接到食物的信息。
4.老师组织开展“编单元学写作”活动,她让同学们把上文编入下面单元。你认为可以编入哪个单元?请简要写出编入这个单元的目的。
A.《黄河颂》《老山界》《谁是最可爱的人》《土地的誓言》
B.《阿长与<山海经>》《老王》《台阶》《卖油翁》
(二)食物文化,不仅赓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绵延在我们的经典阅读里。请完成名著阅读题。
5.判断下面描写食物的片段,请对应相关的名著,填入序号。
(1)他在郭县东关一家茶铺吃了早饭——喝了一分钱的开水,吃了随身带的馍。
(2)他默默地用筷子拨动饭粒,掩盖内心的苦痛。忽然,他在碗里拨出了一团东西,把饭粒拨开,看清楚了,同志们悄悄在他碗里放了半只咸蛋。
(3)她已把午饭作好:馏的馒头,熬白菜加肉丸子,一碟虎皮冻,一碟酱萝卜。别的都已摆好,只有白菜还在火上煨着,发出些极美的香味。
A.《骆驼祥子》 B.《红岩》 C.《创业史》
6.联结【批注3】。经典著作《骆驼祥子》描写了不少食物,如老豆腐、羊肉馅包子、冻柿子等,请简述作品中一个和“食物”有关的情节,用一种颜色评价食物并阐明理由。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