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________观竞渡
〔明〕边贡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
[材料二]
蝶恋花·密州______
〔宋〕苏轼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
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背景]公元1075年(熙宁八年),词人到密州任知州,正遇佳节,上街游玩时有感而作。
[材料三]
江城子
〔宋〕秦观
______天气醉游郎。莺儿狂。燕儿狂。翠盖红缨,道上往来忙。
记得相逢垂柳下,雕玉佩,缕金裳。
春光还是旧春光。桃花香。李花香。浅白深红,一一斗新妆。
惆怅惜花人不见,歌一阕,泪千行。
[材料四]
重午(节选)
[宋]吴自牧
杭都风俗,自初一日至端午日,家家买桃、柳、葵、榴、蒲叶、伏道①,又并市茭、粽、五色水团、时果、五色瘟纸,当门供养。自隔宿及五更,沿门唱卖声,满街不
(节选自《梦粱录》)
[注释]①伏道:祈福消灾的神符。②白泽:辟邪神兽。③不特:不只。
【裨补缺漏】
1.前三则材料的空缺处都有节日名,请你为空缺处选出正确的一项是( )
A.端午、上元、清明 | B.重阳、除夕、上元 |
C.端午、除夕、上元 | D.重阳、上元、清明 |
【划分句读】
2.给材料二中画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 |
B.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 |
C.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 |
D.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 |
【梳通文意】
3.根据语境和方法提示,请你解释加点字和句子。
原文 | 词语释义 | 方法策略 |
江亭 | (1) | 成语推断法:目不暇接 |
满街不 | (2) | 字形推断法:古字形像以刀断丝。![]() |
以为 | (3) | 查字典法:①开垦,开辟②同“避”,躲开,避免③偏僻④打比方,通“譬” |
以 | (4) | 课内迁移法: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不特富家巨室为然,虽贫乏之人,亦且对时行乐也。 | 翻译句子: (5) |
【探究意义】
4.阅读以上四则材料,同学们展开讨论,请你参与探究活动。
小慈:传统节日本该欢乐,我却感觉这些诗人都有“愁绪”,如《观竞渡》诗人通过热闹喜庆节日的场面描写,触景生情,抒发对屈原的思念,吐露诗人生活中的哀愁。
小溪:另外两首词中我选一首,谈谈节日中的“愁绪”:(1)
小赵:节日的欢乐氛围能让诗人的愁情更加强烈,这就是“以乐衬哀”写法。同样道理,“(2)
小慈:尽管传统节日中我们经常读到“愁绪”,但我们仍然喜欢过传统节日,原因是(4)
小溪:所以我们在享受节日的同时,也要用自己的行为赋予传统节日更丰厚的内涵。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