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儿
陈忠实
①学校里来了一位新老师,他很年轻,站在讲台上,笑着介绍自己:“我姓蒋,我叫蒋玉生。”
②多新鲜啊!四十来个学生的小学,只有一位老师,称呼中是不必挂上姓氏的。新老师自报姓名,无论如何算是一件新奇事。
③那天,我爬上村后那棵老桑树摘桑叶,慌忙中松了手,拌到地上,脸上擦出血了。“你干什么去了?脸上怎么弄破了?”蒋老师吃惊地说。他
④
⑤三天之后,有两三条蚕儿爬到竹箩沿儿上来,摇来摆去。它要网茧儿咧!老师把一个大纸盒拆开,我们帮着剪成小片,又用针线串缀成一个个小方格,把已经停食的蚕儿提到方格里。我们把它吐出的丝儿压平,它再网,我们再压。老师和我们沉浸在喜悦的期待中。“我的墨盒里,就要铺一张丝片儿了!”老师高兴得按捺不住,像个小孩,“是我教的头一班学生养蚕网下的丝片儿,多有意义!我日后不管到什么地方,一揭墨盒,就看见你们了……”
⑥第二天,上第一节课了。他走进教室,和往常一模一样。我在班长叫响的“起立”声中站起来,一眼看见,老师那双眼睛里有一缕难言的痛楚。
⑦他站在讲台上,却忘了朝我们点头还礼,说话结结巴巴:“同学们,我们上音乐课……”老师勉强笑着,“我教,你们跟着唱:春风,吹遍了原野……”我突然看见,他的眼角淌下一股泪水。教室里,没有一个人应着唱。“我要走了,心想给大家留下一支歌儿……”他勉强笑着,突然转身走出门去了。
⑧我们一下子拥出教室,挤进老师窄小的房子,全都默默地站着。他站在桌边,强笑着,说:“我等不到丝片儿网成了。你们把蚕儿……拿回家去吧!”说罢,他提起网兜,背上被卷。我们从他手中夺过行李,走出小房。
⑨后来才听说,老师被调走是有人把他反映到上级那儿了,说他把娃娃惯坏了!
⑩三十多年后的一个春天,我在县教育系统奖励优秀中小学教师的大会上见到了他。他的胸前挂着“三十年教龄”纪念章,金光给他多皱的脸上增添了光彩。
⑪我从日记本里给他取出一张丝片来。“你真的给我保存了三十年?”他吃惊了。我告诉他,我毕业后,也在那个拆掉古庙新盖的小学里教书。第一个春天,我就和我的学生一起养蚕儿,网一张丝片。无论走到天涯海角,都带着我踏上社会的第一个春天的情丝……
(有删改)
1.请根据下表对文章进行梳理,在空格处补充情节或“我”的心理感受。情节 | 老师自报 姓名 | 老师为我 “治伤” | 老师了解 养蚕的事 | 师生养 蚕网丝 | ③ |
“我”的心理 感受 | 新奇 | ① | 高兴 | ② | 难过 |
2.结合语境,品味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他
3.文中的蒋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请概括出两个特点并分别举出相对应的例子。
4.文章以“蚕儿”为题目,写的却是自己的老师,这样的题目有何妙处?
5.结合文章画波浪线的句子与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蒋玉生老师与三味书屋的先生在对待学生方面有什么不同?
【链接材料】
“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选自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