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理想
①屋里只有晨曦一人。茶几上,一盘饺子
②晨曦一动不动地盯着屏幕,新闻频道里正播报疫情,有多少疑似病例和确诊人数。画面切到医院现场,晨曦不禁坐直了些,目不转睛地盯着画面中一个个忙碌的白色身影。突然,晨曦的手颤了颤,伸向前,想要透过屏幕抚摸谁。电视里,一位女医生正向主任汇报情况,女医生不经意抬起头,口罩上方,露出一双明亮的双眼,眼尾微翘,和屏幕前的晨曦一模一样。
③妈妈!晨曦的眼角晶莹闪烁。终于见到妈妈了。
④晨曦出生在医学世家。除了住在一起的父母和外公,舅舅、姨妈、二叔、小姑也都是医生。因为医生的工作性质,晨曦家的春节聚会常常聚不全。今年春节,只剩她一人。
⑤从很小开始,晨曦便自己上学。虽然学校离家不远,可看着同学都有家人接送,自己形单影只,心里总不好受。小学午餐自备,小伙伴会互相分享,晨曦便一个人悄悄地拿着饭盒往外走,饭盒里有时是软烂的米饭和焦煳的鸡蛋,有时是皮开馅露的饺子,这是晨曦早起自己做的。偶尔父母在家也会帮她准备,不过爸爸总是点外卖,妈妈的烹饪水平有时还不如自己。外公包的饺子很好吃,但外公很忙,晨曦不愿给他添麻烦。
⑥这样的生活直接影响了晨曦的个人理想。晨曦百日抓周,家人在桌上堆满各式物件,晨曦一把抓起外公的银色听诊器。外公两眼眯成了缝,抱起晨曦亲了两口。全家喜笑颜开。到了幼儿园大班,老师问晨曦长大想做什么,晨曦不作声。老师引导着:想不想像爸爸妈妈一样做医生?晨曦听完大哭。这事传到爸妈耳里,两人对视片刻,沉默无言。小学时,语文老师让他们用“我的梦想”造句,晨曦咬着笔头半晌,看了眼饭盒,写了两个字:厨师。高中分文理科,妈妈问她以后想做什么,晨曦看着妈妈疲惫的双眼,说了一句:“只要不从医。”妈妈默然,摸着她的头,说:“妈妈对不起你,不过你长大就知道了。”
⑦如今,距离晨曦高考还有几个月。
⑧晨曦看看窗外,雾蒙蒙一片。突然,一个视频通话请求发来,晨曦
⑨视频通话就这样结束了。晨曦抬头看了一眼客厅墙上挂的一幅字,那是十年前外公写的——大医精诚。四个字,苍劲有力。
⑩时钟滴答滴答,雾渐渐散了,月光洒进房间。晨曦坐在书桌前,手边是一副银色的听诊器。她咬着笔头,看着作文纸上“我的理想”四个字,工整地写下了第一句话:我的理想是当一名医生,和我的爸爸,妈妈、外公一样……
(摘自《人民日报》,有删改。作者:钟丽琳)
1.根据文章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写一盘饺子“圆润饱满”,与下文的“皮开馅露”形成对比,从一个方面反映出晨曦的成长变化。 |
B.听说晨曦在幼儿园被问到想不想像爸妈一样做医生时大哭,爸妈沉默了,他们对女儿的表现感到失望。 |
C.第⑩段中“雾渐渐散了”与第⑧段中窗外“雾蒙蒙一片”相照应,显示了时间的推移,并暗示晨曦思想的转变。 |
D.第⑨段的画线句看似闲笔,实则通过字的内容和特点,赞美了医生的职业精神,有助于表现文章主题。 |
3.请根据第⑧自然段中晨曦与妈妈视频通话的细节描写,分析晨曦的心理。
4.前文晨曦多次表示不愿从医,但文章结尾,她作文的第一句话却是“我的理想是当一名医生”,作者这样安排合理吗?请结合文本阐述理由。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