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试题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0.85
所属科目:初中语文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曾在日记里列出完美父亲准则一二三

于彬

1)我逐渐开始被强加在身上的父爱与期许,甚至能以一个局外人的视角去清醒地理解父亲。

2)大四那年秋天,我和父亲在电话里发生了一次巨大的争吵。父亲否定了我下一步的发展决定,执意想让我选择一个“更好的”但我并不喜欢的职业。我从最开始的冷静说理,到争执、哭泣,最后先斩后奏,走向了一条完全父亲期许的道路。

3)那是我第一次如此激烈地顶撞父亲,我能感受到他在听到我最终决定时的痛心和无可奈何,那是一种孩子不接受父母建议的被辜负感。

4)爱和期望都是相互的,我也很沮丧。我期待中的父亲,是能在我想决定自己的未来时,给出他的建议、支持和鼓励,而不是一味否定与控制的人。很可惜,从小到大,我的成长轨迹仿佛一条由爸爸掌着船桨、沿着既定方向行驶的航线。平心而论,爸爸是大家眼中对家庭生活和子女教育负责任的好父亲。小学时,妈妈在外地工作,我跟着父亲长大。在彼时的我眼里,父亲就像是无所不能的超人:上能修灯管,下能通马桶,能辅导我功课,还会做我最爱吃的糖醋排骨,简直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除了做的鸡蛋羹有时候比较咸,时不时会把我的麻花辫扎歪,其他的事都做得很优秀。

5)父亲属羊,他把自己的性格归结于属相:安静、上进、脾气好,但也很固执。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父亲在初中毕业后上了师专,一边读书,一边挣工资贴补家用。父亲不止一次提及他的当年:“成绩好的孩子才能被师专录取。假如我能继续读高中,一定能考上名牌大学。”

6)于是,在关于我的未来规划上,父亲对我有一种近乎偏执的严格。作为教师的父亲对学习成绩非常看重:从小学起,各科考试不能下90分,每次要力争年级前十,未来上大学要去综合排名前十的学校。

7)上高中后,父亲开始不再因为我成绩波动而追问不休。我感到庆幸,以为逃脱了沉重的枷锁,能够在本就辛苦的高中生活中喘一口气。但毕业后,老师们偶然间告诉我,父亲几乎每周都会通过老师了解我的情况,成绩好坏、表现如何、情绪是否稳定……凡是老师们察觉到的,父亲都知道,但他从未和我提起,而是私底下做着什么。比如,在老师谈到我最近和同桌男生聊天有点多时,父亲默默地拜托老师为我调换了座位。

8)父亲坚信,他走过的路比我吃过的米还多,对于前途的判断自然比我这个毛孩子要准确。文理分科时,我因为喜欢物理想选理科,但父亲坚持,女生学理不如男生有优势,再喜欢也学不过,让我选文科。高考填报志愿时,父亲对于我想报中文系大摇其头:“文学就业面太窄,还是学金融好,毕业不愁找工作。”在选择哪个城市读大学时,父亲也避开了××城市的所有学校,原因是,××城市,他看着就不喜欢。

9)父亲以他对于社会的认知为我作出了一个个自认为“完美”的决定,却唯独从未好好问过我——我喜欢什么,想成为怎样的人,想过什么样的生活。

10)很难评判这些决定的好坏对错,我也对这些安排表示过不满与抗争,只是在前途面前,习惯了顺从的孩子并没有和家长对抗的资本。向来被称赞听话和懂事的我,面对这些“为你好”的决定,只有乖乖遵从。

11)当时的我在日记里信誓旦旦地写:“以后绝不能成为父亲一样的人。”并列出了自己心目中完美父亲准则一二三,第一条便是“支持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同时我也陷入了某种担忧:以后我有了小孩,是不是也会不由自主地和父亲一样,无法忍受孩子成绩不好、不听话,想把他成期望中的“别人家孩子”?

12)在教育理念上,父亲并不完美。他对孩子的控制欲来源于“希望你过得更好”的期盼,但有限的人生阅历,让他无法接受更多新鲜而进步的事物,也无法接受孩子所处的新世界。不会表达情感,让他对于孩子的喜好和心理不甚了解,只是循环往复地沉浸在自己的分析之中,并觉得:我是为了你好,你为什么不能接受?

13)离家去外地、求学、求职,让我慢慢独立起来,不再一味顺从,而是忠于自己内心和期许。有意思的是,两年后的今天,父亲接受了我当年的叛逆,对我说:“你当初这个选择确实不错。”

14)兜兜转转间,父亲最终还是慢慢放手,而不是地“控制”与安排。好想对很多年前的父亲说一句:给你的女儿一点自由和空间,她终究会自己好好地长大。

(摘自《中国青年报》,有改动)

1.在文中①②③④处依次填入一个词语,下列选项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审视   背叛   塑造   严谨
B.审核   背弃   改造   严厉
C.审查   背离   改变   严肃
D.审视   背离   塑造   严厉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的父亲是一个勤劳能干、认真负责、自私自利、丝毫不顾女儿感受的人。
B.“我感到庆幸,以为逃脱了沉重的枷锁”一句运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
C.本文采用的记叙顺序是顺叙。
D.文中加点词语“信誓旦旦”写出了“我”与父亲的彻底决裂。
3.结合文本,请你说说“以后绝不能成为父亲一样的人”一句中的“一样”究竟是什么样。
4.请从修辞角度对画线句子进行赏析。
从小到大,我的成长轨迹仿佛一条由父亲掌着船桨、沿着既定方向行驶的航线。
5.在教育问题上,本文讲到了父亲的“严格”和“我”的“叛逆”。其中“我”的“叛逆”让你印象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请找出来。再结合文本,联系生活实际,从孩子角度谈谈你认为最好的做法。
编辑解析赚收入
收藏
|
有奖纠错

同类型试题

优质答疑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用户名称
2019-09-19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用户名称
2019-09-19
我要答疑
编写解析
解析:

奖学金将在审核通过后自动发放到帐

提交
我要答疑
我要答疑: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