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试题
类型:对比阅读
难度系数:0.85
所属科目:初中语文
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大道之行也》)

(乙)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节选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丙)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有删改)

(注释)①梁襄王:即魏襄王,魏惠王的儿子,前318-前296年在位,襄是他死后的谥号。此处所说的事,当在襄王继位后不久。②卒:通“猝”,突然。③天下恶乎定:天下要怎样才能安定呢?④与:此处为归顺,随从之意。归附。⑤槁:枯槁。⑥油然:云浓厚地聚拢起来的样子。⑦沛然:盛大的样子。⑧浡(bó)然:兴起或旺盛的样子。⑨人牧:管理民众的人,即统治者。⑩领:即脖子。⑪由:通“犹”。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及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如是也                   此危急存亡之秋也
B.寡助至                   大道
C.货恶其弃地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
D.而不胜者                 而禽鸟知山林之乐
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古今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
A.矜、寡、孤、、废疾者皆有所养
B.诚宜开张圣听
C.沛然谁能
D.非不深也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其如是,孰能御之?
4.选文(乙)(丙)都表现了孟子重要的政治主张: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你选择初中学过的与此主张相关的一个文言篇目,简要分析这一主张是如何体现的。
5.实现大同社会需要一代代人不断地为之奋斗。请你结合下面材料的内容,谈谈作为新时代中学生,怎样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材料)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到的东西,不能停留在书本上,不能只装在脑袋里,而应该落实到行动上,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正所谓“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每一项事业,不论大小,都是靠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干出来的。“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这是永恒的道理。

(选自《习近平2018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编辑解析赚收入
收藏
|
有奖纠错

同类型试题

优质答疑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用户名称
2019-09-19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用户名称
2019-09-19
我要答疑
编写解析
解析:

奖学金将在审核通过后自动发放到帐

提交
我要答疑
我要答疑: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