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与宿主间的“斗法大赛”
绝大多数鸟类在繁殖过程中会表现出一些特殊的行为,如求偶、筑巢、孵卵等。但是约有1%的鸟类雄鸟不筑巢,雌鸟将卵产于其它鸟类的巢中,诱骗宿主代为孵化和抚养后代,比如杜鹃会将卵产于芦苇莺、草地鹨(liù)等鸟类的巢中。长期以来,杜鹃进化出各种各样的巢寄生方法来欺骗宿主,宿主也相应地进化出一系列对策,两者在“欺骗”与“反欺骗”的道路上一路升级。
在不同宿主的鸟巢中,能够生活的寄生卵是不同的。例如,辨别能力最强的东方大苇莺的巢中,杜鹃的卵在底色、斑点颜色和大小方面都与宿主的卵高度一致;辨别能力稍弱的草地鹨的巢中,杜鹃的卵与宿主的卵略有差异;而像林岩鹨这样对其他鸟类的卵几乎没有辨别能力的鸟,其鸟巢中的杜鹃卵与自己的卵大相径庭。
像东方大苇莺那样,虽然辨别能力很强,但是由于杜鹃的卵与自己的卵越来越相似,导致其对寄生卵的识别变得越来越难。那么它们就没有应对办法了吗?科研人员统计了多种鸟及其卵后发现,每种宿主的雌性个体之间会产下差别很大的卵,这些颜色深浅不一、图案多种多样的卵,使得杜鹃难以选择和自己卵色匹配的巢穴,只能“听天由命”。也就是说,杜鹃只有幸运地将卵产在了与宿主的卵高度相似的巢中时,卵才有机会存留下来,否则很容易被识别出来,进而被刺破或拱出巢外。
杜鹃和其宿主间的“斗法大赛”仍在上演,双方在巢穴之争上不断进化。
(1)鸟类的求偶、筑巢、孵卵等行为是与生俱来的,属于
(2)鸟类学家在本研究中用到的研究方法有
(3)杜鹃卵的大小不同、颜色各异,这是因为生物可以发生

a.①东方大苇莺;②林岩鹨;③草地鹨
b.①草地鹨;②东方大苇莺;③林岩鹨
c.①东方大苇莺;②草地鹨;③林岩鹨
(4)根据文中信息,宿主应对杜鹃产卵行为的“反欺骗”对策有
a.形成较强的对卵的辨认能力
b.加大个体间卵形态的差异性
c.使自己的卵与杜鹃的卵相似
(5)根据短文第三段,请你推测杜鹃的卵若产生何种新的变异,利于其卵的幸存,并说明理由。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