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地处陕西西安南部,为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是中国重要的生物基因库,是世界生物多样性的典型地区。该地区分布植物3000多种,常见的植物有葫芦藓、卷柏、华山松、秦岭箭竹、悬钩子、百合、羊耳蒜等。多样化的植物造就了多样化的动物,除了常见的蛭、蜈蚣、蝴蝶等小动物,还有细鳞鲑(一种鱼类)、秦岭雨蛙、大鲵、朱鹮、金雕、红腹锦鸡、大熊猫、羚牛、金丝猴等珍稀濒危动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卷柏有根、茎、叶的分化,根茎叶内均有输导组织,用孢子繁殖,卷柏属于(
)
(2)与大蒜亲缘关系最近的植物是(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单子叶植物纲 |
科 | 蔷薇科 | 禾本科 | 兰科 | 百合科 | 百合科 |
属 | 悬钩子属 | 箭竹属 | 羊耳蒜属 | 葱属 | 百合属 |
种 | 悬钩子 | 秦岭箭竹 | 羊耳蒜 | 大蒜 | 百合 |
(3)生活在秦岭的川金丝猴,常在高大乔木树冠的顶层活动,爬树灵活敏捷,跳跃能力特别强,常几十只结群活动,用多种喊叫声交流。食性复杂,但以植物的叶、芽、树皮和果实等素食为主。下列关于金丝猴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金丝猴群体有明确分工和等级划分,具有复杂的社会行为 |
B.其生存所需营养来自植物,取食果实时可帮植物传播种子 |
C.有多种喊叫声,这是群体间信息传递的唯一有效方式 |
D.运动敏捷有力,与其发达的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有关 |
(4)羚牛是一种大型食草哺乳动物,下列关于羚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身体被毛,能抵御严寒 | B.其胃内的细菌,能帮助羚牛分解纤维素等 |
C.犬齿发达,消化能力强 | D.神经系统发达,感知外界环境变化能力强 |
(5)太白山是秦岭最高峰,有丰富的物种。某研究小组通过模拟捕食者对蟾蜍的攻击行为,以研究蟾蜍的逃避策略。该研究小组分别从0°、45°、90°对蟾蜍抛掷易拉罐,以模拟捕食者从不同方向对其进行攻击,观察并记录蟾蜍的逃避方式及相关比例,如图所示。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面对90°方向的攻击,蟾蜍均以跳跃方式逃避 |
B.应对45°方向攻击时,蟾蜍静止不动的比例较低 |
C.蟾蜍应对不同方向攻击采取的逃避方式有差异 |
D.蟾蜍的上述应对攻击逃避行为与遗传因素无关 |
(6)秦岭游学归来,小明将秦岭地区的珍稀动物进行了分类。将细鳞鲑、秦岭雨蛙、大鲵分一类,朱鹮、金雕、红腹锦鸡、大熊猫、羚牛、金丝猴分一类。他分类的依据是(
)
A.有无脊柱 | B.体表是否被毛 | C.体温是否恒定 | D.呼吸方式是否相同 |
(7)根据下表提供的内容,不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
动物 | 运动方式 | 适应环境 | 运动器官 | 是否需要能量 |
秦岭雨蛙 | 游泳或跳跃 | 水陆两栖 | 四肢 | 需要 |
细鳞鲑 | 游泳 | 水中 | 鳍 | 需要 |
金丝猴 | 爬树或跳跃 | 陆地 | 四肢 | 需要 |
A.运动速度最快的是金丝猴 | B.运动器官形态结构与运动方式相适应 |
C.所有动物的运动都需要能量 | D.运动器官和运动方式与生活环境相适应 |
(8)秦岭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其物质循环如图表示,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过程①是通过细菌和真菌的呼吸作用实现的 |
B.②是植物,属于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 |
C.过程③表示动物沿着食物链为细菌和真菌提供营养 |
D.过程④是细菌和真菌为②提供水分和无机盐 |
(9)我国计划在秦岭地区建立国家中央公园,以更好保护秦岭地区的生态环境。下列举措中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是(
)
A.禁止砍伐树木 | B.禁止偷猎盗猎 |
C.引进外来物种 | D.建立自然保护区 |
(10)研究者在大熊猫、羚牛、金丝猴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频繁活动区域,安装红外线摄像机收集信息,该研究属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