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期 | 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下册教材摘录(部分) |
西汉 | 教材插图:张骞出使西域路线示意图注记有“安息”。 |
东汉 | 甘英到达安息后受阻,未能继续前行,但此行开辟了通往西亚的路线。 |
唐朝 | 教材插图:《大食人俑》 大食派遣使臣与唐朝通好,先后有40多次,大食的商人______。 |
宋元 | 海路形成了多条航线,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中国与阿拉伯、波斯以及东非之间有大量的商船往返。 |
明朝 | 1405年—1433年,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今天的伊朗、沙特阿拉伯等国家,郑和的船队都曾访问过。所到之处,郑和及随行人员都要……表达通好的意愿,……船队回国时,一些国家还派出使者随行。 |
(2)郑和下西洋的起航日7月11日,被定为“中国航海日”,以此纪念他为中国航海事业作出的伟大贡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概述郑和下西洋的重大历史意义。
(3)根据表格信息,归纳古代中国对外交往的特点。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