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如果说从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先行者,那么西魏、北周就是追随者……北周政权,折射出中华民族历史重新走向全国统一的曙光……隋朝的统一,建立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基础之上。
——《简明中国读本史》
材料二:“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唐)—王建《凉州行》
“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
——(元)戴良《凉州行》
材料三:清朝入主中原以后,继承了中国历史上传统的“羁縻政策”……册封或任命各族首领,由他们对本地区本民族人民直接进行统治,各项制度仍按旧俗。清朝在统一全国后,不断改进对边疆的治理方式,适时加大治理力度。……近代边疆危机迫使清政府对其边疆治理政策进行调整。
——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
注:“羁縻政策”是指历代中央王朝在多民族国家里对社会发展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所采取的一种民族政策。
(1)指出北魏成为“汉化先行者”的推行者,根据材料说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元时期民族关系并分别再列举一例史实加以印证。
(3)结合史实分析清朝不同阶段是如何调整西南边疆治理政策的,并依据材料三指出清朝调整边疆治理政策的时代意义。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