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1)将上述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进行排序。(写序号)
材料二
主要不平等条约的内容(节选) | 对中国的危害 |
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 ——《①》 | ③ |
增开牛庄、登州、台南、淡水、潮州、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为通商口岸。 ——中英《天津条约》 |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
中国约将库平银二万万两交与日本,作为赔偿军费。 ——《②》 | ④ |
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现已设法照办。 ——《辛丑条约》 | ⑤ |
(2)补全上面的表格,并总结随着这些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社会性质发生的变化。
材料三:甲午战前中日两国综合实力对比表
项目 | 中国 | 日本 |
人口 | 4亿多 | 4千万 |
国土面积 | 1000多万平方公里 | 37万多平方公里 |
政治体制 | 君主专制 | 君主立宪制 |
军队实力 | 总计:96万余人,实际参战:20万 | 总计:24万人,实际参战:17万 |
财政收入 | (1893年)8867万两白银 | (1893年)7585万两白银 |
近代企业 | 262家 | 3344家 |
近代教育 | 洋务学堂30余所 | 各类大中小学近3万所 |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失败的原因。
材料四:在近代中国面前摆着两个问题:一、如何摆脱帝国主义的统治和压迫,成为一个独立国家;二、如何使中国近代化。这两个问题显然是密切相关的。因为落后,所以挨打;因为不断地挨打,所以更落后。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胡绳《关于近代中国与世界的几个问题》
(4)依据材料四,概括近代中国从沉沦中崛起的因素。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