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慕尼黑会议前,英国首相丘吉尔对张伯伦政府推行的政策进行了尖锐批评:“如果在纳粹武力威胁下投降,不仅不会给英法两国带来和平和安全,反而会使这两个国家的处境更加危险。”“受到威胁的不仅是捷克斯洛伐克,而且还有一切国家的自由和民主事业。以为把一个小国投入虎口就可以换得安全,实属误见。”
(1)当时英、法两国领导人在欧洲推行的是什么政策?目的是什么?请列举史实说明丘吉尔对该政策批评的预见性。
材料二:罗斯福认为,及早打败日本的关键在于通过中太平洋发起全面进攻,并以南北太平洋两翼实行辅助作战,鼓励中国作出努力反对日本,使日本越来越深地陷入中日战争,美国的远东政策应以中美两国政府的紧密合作为基础。
(2)罗斯福总统提出“美国的远东政策应以中美两国政府的紧密合作为基础”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美国总统罗斯福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它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它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它们并且可以一直冲向中东……丘吉尔说: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
(3)请说说中国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所作的贡献。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