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是大数据时代的一个热点社会问题。个人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个人信息保护法》第一条:为了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促进个人信息合理利用,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材料二:刘某与李某曾有过工作与交往上的矛盾而记恨在心,就在网上找了“私人侦探”非法搜集李某的电话号码、家庭住址、活动轨迹,对李某的手机进行定位窃听,并跟踪拍摄李某生活照片,还P图在微博上散布恶意诋毁诽谤信息,诽谤信息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10万+,一度上了热点头条新闻,给李某带来了工作、生活上严重的不利影响,李某一度精神抑郁。经李某报案,警方立案侦查,很快破获刘某的作案真相。法院依法审理了案件,以诽谤罪判处刘某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1万元。
(1)材料二中刘某主要侵害了李某的哪一项基本权利?运用“坚持依宪治国”相关知识,说一说:材料一中《宪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2)根据案情及违反法律的类型,请判断:刘某的做法构成了什么类型的违法行为?“言论自由有界限,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从正确行使与维护公民权利两个角度看,本案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