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西方的工业化
1820~1913年主要工业国家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表(%)
年份 | 英国 | 法国 | 德国 | 美国 |
1820年 | 50 | 15-20 | - | 10 |
1840年 | 45 | - | 12 | 11 |
1850年 | 39 | - | 15 | 15 |
1870年 | 32 | 10 | 13 | 23 |
1896-1900年 | 20 | 7 | 17 | 30 |
1913年 | 14 | 6 | 19 | 36 |
材料二 苏联的工业化

工业化时期,苏联处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中,这是一个威胁与机遇并存的时代。1929年,正当苏联轰轰烈烈地进行工业化的时候,经济危机的飓风席卷了资本主义国家。斯大林巧妙地利用了由于生产过剩,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竞争残酷和矛盾尖锐的时机,货比多家,少花钱多办事,成为当时世界市场上西方先进设备最大的买主。仅1932年,世界机器设备出口的一半被苏联买回家。同时,斯大林利用西方科技人员过剩的行情,招聘了许多西方著名的技术专家。
——摘编自《世界历史》解说词
(2)依据材料二,指出到1937年苏联工业在世界中的地位。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联工业化建设为何能在短时间内取得重大的成就。
材料三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图)

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摘编自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3)依据材料三,指出我国设立深圳经济特区的作用。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中国应如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