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它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摘自部编《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共产党先后领导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一系列武装暴动,探索并形成了符合中国实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摘自《光明网》
材料三:长征开始后,广大干部、战士眼看第五次反“围剿”开始以来,红军迭次失利,现在又几乎濒于绝境,这与前四次反“围剿”胜利发展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照。他们由此逐渐觉悟到,这是排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领导,贯彻执行错误的军事指挥方针的结果。
——《中国共产党历史》
材料四:在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我国的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关头,中共中央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1936年,中国共产党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对推动国共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
——《筑梦中国》
(1)材料一中“新的革命力量”指什么?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的事件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大革命指什么?其失败的标志是什么?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指什么?
(3)材料三中“觉悟到”的问题是在哪次会议上解决的?这次会议的意义?会后,毛泽东领导红军在长征途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军事胜利,请你举出一例。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因素有哪些?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