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互证】有学者提出将“地下发现(考古)之新材料”与“纸上之材料(文献)”二者互相释证,以达到考证古史的目的。
考古发现 | 文献史料 | |
![]() | 左图文物上的文字大意为:一名叫壳的卜官(掌管占卜)问:有没有灾祸?唉!有灾祸有(噩)梦。五日后,王在祭祖先时,在庭院摔了一跤。 ——摘自《殷墟卜辞综述》 | 成书于西汉时期的《礼记·表记》上说“殷人尊神,牢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
(1)材料中的两组史料互证了哪一朝代怎样的社会状况?据此简述“殷墟卜辞”的历史价值。
【学会评价】要正确地评价历史事件,需要学会合理地运用不同的史料。
①争城以战,杀人盈城,争野以战,杀人盈野。 ——《孟子》 ②春秋时期各大国努力开疆拓土,以前零零碎碎的小国和部落,到战国时已合并成几个大国。……秦汉时期的大一统就酝酿于这时。 ——《春秋史》 ③七国本身都是地区性的多民族国家,七国疆域内的各少数民族与华夏族趋向于大杂居、小聚居的状态,交往十分密切,大多逐渐与华夏族融合起来。 ——《中国历史》 |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