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世界秩序的关系变迁折射了近代以来中国命运的沉浮。
材料一:在 20 世纪初世界秩序的变动与重建中,中国逐渐主动参与。……这一次中国具有相当的主动性,并有着自己的明确诉求。
——王建朗《从世界秩序的变迁中观察中国》
材料二:1919 年 1 月 27 日,顾维钧指出“三千六百万之山东人民,有史以来为中国民族,用中国语言、信奉中国宗教”,“不容他国之侵入殖民”。
——石源华《顾维钧:雄辩于巴黎和会上》
(1)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在 20 世纪初世界秩序的重建中,中国主动参与,有怎样的“明确诉求”?其结果如何?材料三:2013 年 9 月,牛津大学教授拉纳•米特的专著《被遗忘的盟友:中国的二战》出版,在西方世界引起极大反响。
(2)从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角度,说说如何理解材料三中所述“中国是不应该被遗忘的盟友”?材料四:二次大战是一次国际政治舞台重新洗牌的时期,历史给中国提供了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而中国紧紧抓住了它!
——《大国意识与大国作为》

(3)结合材料四,运用相关史实说明中国抓住了“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6 分)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