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在解放农奴后,俄国政府通过规模庞大的铁路建设计划来创建全国性市场;通过关税保护本国工业,如对纺织品征收高关税,对原棉征收低关税。这一时期,外国直接投资成为俄国引进先进技术的主要手段。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英)罗伯特·C·艾伦《全球经济史》
材料二 美国这场战争的意义在于,它粉碎了奴隶主阶级的政治势力,使工业资产阶级掌握了全部国家政权,使其能够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全面地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战争消灭了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奴隶制度,无论在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为美国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摘编自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材料三 明治政府参照赴欧美考察的使节团所报告的先进经验,进行近代化建设。政府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按照西方的样板,发展经济。1880年以前,主要采用国有企业主导和“示范”的工业化方针,国家投资兴办官营企业,引进西方的科技成就与设备,从而供私人资本主义企业仿效。为加速工业化进程,1880年以后,政府实行“官业下放”,将官营企业转让给私人资本家,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1)材料一中俄国“解放农奴”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俄国政府为发展经济所采取的措施。
(2)材料二中的“这场战争”史称什么?这场战争使美国的阶级关系发生了怎样的改变,从而“为美国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3)材料三反映的是日本历史上的哪次改革?概括日本实现工业化的主要特点;和相应举措。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