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元明清时期把今东交民巷称作“江米巷”,是供少数民族来京人员和外国使臣临时居住的场所。
时期 | 内容 | |
① | 1842年 | 在东江米巷居留的外国人擅自改巷名为“侨民巷”;国人则将“侨”“交”音转,称“东交民巷” |
② | 1860-1886年 | 英、法、德、美、意、奥、比、荷、日等列强相继在街区内建使馆。1863年,总税务司署迁至北京东交民巷附近,英国人赫德任总税务司。 |
③ | 1901年 | 各国纷纷扩展使馆,并均附带建有兵营, 设有守卫队和巡捕局,宣称“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此后,英、美等11国在巷内成立联合行政机构, 开设银行、邮局、教堂、医院等场所。 |
④ | 1919年 | 青年学生队伍到东交民巷游行,抗议受阻,学生群情激愤,沿长安街高呼口号直奔曹汝霖住宅。 |
⑤ | 1925年 | 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爆发,北京学生游行队伍进入使馆界, 高呼“收回租界”等口号。 |
⑥ | 1949年 | 中国人民解放军举行北平入城式,入城部队途经东交民巷,北平人民庆祝耻辱得雪。 |
⑦ | 1950—1959年 | 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收回外国兵营及征用其地上建筑物。之后,各国使馆先后迁往建国门外,东交民巷不再是“国中之国”,作为使馆区的历史宣告结束。 |
⑧ | 20世纪80年代 | 适应城建需要,巷内修整改建,整条街的风貌发生极大变化。 |
⑨ | 2001年 | 国务院公布“东交民巷建筑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摘编自王之鸿《东交民巷》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东交民巷沦为“国中之国”与哪一事件及不平等条约有关。(2)同学们在进行项目学习的过程中,将要为东交民巷的橱窗展览设计成三个展块,请你为其中任意两个展块分别写出展块的主题和选用史实的序号,并为其撰写解说词。(要求:解说词贴合主题,史实明确,语言简洁。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