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1933年10月,50万国民党军队被调往江西前线,开始了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强大进攻,住在瑞金那座“独立房子”里的军事决策者不顾敌我力量对比的悬殊,仍然命令红军对敌人的坚固堡垒实行攻坚战。这使红军的反击从一开始就连续受挫……
——摘编自《长征》
材料二 1935年1月……毛泽东在会议上批评当时中央的指挥是纸上谈兵,不考虑战士要走路、要吃饭、要睡觉,也不问是山地还是平原、河道……
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进入了核心领导层。随后,又掌握了中央红军的最高指挥权。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
(1)根据材料一,分析导致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受挫的原因。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受挫有何影响?
(2)材料二中“会议”的名称是什么?这次“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有何地位?
(3)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中华民族成千上万的热血青年聚集在一起,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奔向一个目标,这种力量就是永存的长征精神。谈谈你对“长征精神”的理解。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