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经商办厂,对张謇来说完全是陌生的,但是,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在张謇看来,只有发展民族工业,才能抵制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外国资本的侵入,办厂也不失为一种救国之途径。于是,他毅然放弃功名仕途,利用通海地区产棉的优势,着手创办大生纱厂。
(1)根据材料一、指出张謇“毅然放弃功名仕途”的初心。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謇创办大生纱厂的历史背景。材料二 中国的工业集中在上海等沿海沿江城市。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不少民族资本家出于爱国热情和使企业免遭日本的掠夺,纷纷将工厂迁往大后方,如四川、湖南、陕西等省。据统计,到1940年底,陆续内迁的厂矿共448家,机器材料7.09万吨,技工12000余人。在企业内迁过程中,中国工人阶级起了重大作用,他们历尽艰险,运送机器,保护设备,克服了极大的困难,使内迁的工厂尽快恢复生产。
(2)根据材料二、指出“工厂迁往大后方”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厂尽快恢复生产”在当时的积极影响。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