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忧外患的冲击】
材料一 可惜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和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材料一中的“少数人”有哪些代表人物?(列举一个即可)“学西洋”具体指什么运动?
【甲午战败的震撼】
材料二 甲午一战带来的屈辱越是沉重,国人对于日本自强成功的领会也就越为深刻。于是强敌变成了榜样……这一事实非常雄辩地为西学致强的实效作了证明。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甲午一战”失败后中国人追求“西学致强”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民族沉沦的回应】
材料三 这个国家的政府已经腐败透顶,只有革命才能提供救世良……1911年10月10日,汉口一家炸弹制造厂的意外爆炸,导致了附近帝国军队的兵变。尽管缺乏配合,革命运动仍迅速席卷全国。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三中的“兵变”是什么事件?
【腐朽思想的解放】
材料四 传统的权威被打倒,为新思想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特别是青年学生在启蒙思潮的影响下,民族觉悟和爱国热情空前高涨。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4)根据材料四,分析这场关于新思想的运动是什么?这场运动的口号是什么?
(5)根据以上材料概括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和特点。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